大禹治水神话文化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禹治水神话文化解析

大禹治水神话文化解析   [摘 要]神话是人类早期思维的产物,其产生、传承都与一定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大禹治水神话产生源于社会现实,体现了人们的历史情感;其流传在于它和社会文化相吻合。   [关键词]大禹治水 神话 文化 历史情感 原始信仰   作者简介:常小美(1984-),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学社会学系07级硕士研究生,方向民俗学。      洪水是人生命的源泉,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条件下,洪水也是威胁人类生存不可抗拒因素之一。正是这种对不可抗拒因素的无能无力促成了神话的产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近谓之神话。”[1]可见,神话故事内容与一定的社会状况相关。大禹治水神话也是如此。      一、大禹治水神话的主要内容   神话源于现实。古代,人类受洪水所苦,使得与洪水相关的神话很多。同一个神话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版本。大禹治水神话内容也因地域而有不同。该神话主要流传于易受水患困扰的地区。淮河流域也流传着大禹治水的神话。本文所说的大禹治水神话故事是根据淮河流域人们的口述,并参考沐欣之编著的《中华美德书》整合而来的。内容如下:相传5000年前,中华大地发生水灾。滔滔洪水吞噬了农田,淹没了家园,夺取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部落首领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家一致推荐鲧担任这个工作。鲧用修坝堵截的方法治水,不久就被四处涌入的洪水弄得无计可施。听说天上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宝贝息壤。只要一点,就可长成堤坝。鲧就盗了息壤,连夜尝试。扔一点进去就可长成高山,当洪水就要平息之时,天帝发现息壤被盗,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夺回息壤,处死鲧。鲧死不瞑目,尸体三年不腐,精魄不死,腹生大禹。禹继承父业,广选人才,实地考察,摸清了水的脾性,认真分析,采用疏导方式治水。导小水于川,导大水于海。他告别新婚妻子,率大军离开家园,与民同吃、同住。为了把握治水良机,十多年未进家门,其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不仅流传于民间,古代典籍中也有广泛记录。《山海经?海内经》中就有鲧禹治水的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2]《诗经》中多处记载大禹业绩:《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等多处记载。”[3]《淮南子》中也有:“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禹以民为先”[4]的记载。可见,大禹治水作为神话故事在各家典籍中得以记载,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大禹作为英雄人物能够得到众人推崇是有深刻原因的,而神话故事本身也体现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解析   神话源于社会现实,反映现实,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增加新的文化内涵。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也是一样。   (一)体现历史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神话的讲述多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并伴随着一定的仪式。仪式受情感的制约。“社会成员头脑中的某些情感不仅是人们有序的社会生活的决定因素,而且还控制着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对这些情感的有规则的象征性表达就产生了仪式。”[5]神话作为一种神圣的仪式被人们认真执行的时候,人类的情感也蕴涵其中。神话的内容也是人类情感的作用结果。洪水是大禹治水神话的母题,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泛神观念盛行的中国古代,水的神话尤为突出。”[6]神话多形成于原始社会。从先秦古文献看来,尧舜时期,历史上经历了一场千年难遇的大洪水。从《诗经》中“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3]到《山海经》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都说明了当时发生了水灾。禹的出现满足了人们遇到水患寻求保护的心理需求,而他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是人们根据情感所做的选择。“然则舜之传位于禹,固曾谋及庶人也。”[7]体现出对英雄人物的爱戴。   大禹治水的神话体现出母系制向父权制转变。“在氏族社会,生育孩子、繁衍后代是人类生存、族群发展的头等大事,谁在生育繁衍上起作用,谁就理所当然地掌权。在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当生儿育女是妇女的特有功能,所以母权显赫。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阶段,生育行为成为母权抗击父权的手段之一,而男人则采取“产翁”来化解她们的这种对抗。”[8]神话学家袁珂也认为鲧腹生禹带有父权制氏族社会男人乔装生子遗俗的痕迹。母亲专属的能力受到了质疑,母权受到挑战。从侧面反映出,母系制向父权制的过度。   (二)体现出重人伦、男尊女卑的古代文化特征   洪水来袭,且势力凶猛,民皆上丘陵,赴树木[4]。如果没有良好的治水方法,只能采取迁移作为应对措施。大禹辛勤治水是为了防止更多人离开故土,是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