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张冬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仲永张冬辉

读准下列字音: 邑 yì 扳 pān 谒 yè 称 chèn 泯 mǐn 卒 zú 夫 fú 还huán 听读课文,听准字音,节奏 一、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仲永/生五年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传/一乡秀才/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深入理解课文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伤仲永》叙述了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 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三个字: 不使学。 5、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之”指上文所述的仲水幼年作诗的情况,“余闻之”,承接上文;“也久”说明作者很关注这件神奇的事,暗示要探究这件事,弄个明白,自然引出下文与仲永的相见。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 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 3、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 “环谒”: “不使学”: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假如你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1、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2、天赋是成才的关键 3、天赋有利于成才 4、天赋不足,后天可以补偿 5、没有天赋,不能成才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 ⒈不使学 ⒉还自扬州 ⒊受之天也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总结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A.世隶耕( ) B.未尝识书具( ) C.即书诗四句( )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 ) E.或以钱币乞之( )( ) F.从先人还家( ) G.贤于材人远矣( ) 属于 曾经 写 赡养 团结 内容 有的人 求取 跟从 比……优秀 归纳词性活用现象 1、“即书诗四句”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1)之 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余闻之也久(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