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1六国论.ppt

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1六国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隆教育 孔隆教育 文史是一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与述(评)历史有关。如: 《荆轲刺秦王》 《过秦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羽之死》 《阿房宫赋》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这样的好文章。 一读课文 夯实基础,品味语言之美 1、注意下列句子的正确朗读节奏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2、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 赂秦(lù ) 暴霜露( pù ) 与嬴 (yíng ) 洎 ( jì ) 燕国 ( yān ) 下咽 ( yàn ) 草芥( jiè ) 互丧 ( sàng )胜负之数(shù ) 疏通词句 学生质疑 集体讨论 二读课文 整体感知,鉴赏结构之美 《六 国 论》 《过 秦 论》 《阿房宫赋》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相同点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 不同点 主旨不同: 结论(论点)不同: 《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 《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 《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 三读课文 强化巩固,加强积累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题。 (甲)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盛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乙)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遐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丙)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划线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然秦以区区之地 / 感君区区怀 B、为天下笑,何也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使六国各爱其人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然后以六合为家 / 则足以拒秦 2、解释划线词,判断正确的是:( ) ①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词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隳:毁坏,表被动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封:封闭 ④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家族 A、 ② ③ ④ B、 ① ③ ⑤ C 、① ② ④ D 、③ ④ ⑤ 3、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所指代的具体事件。 (1)“身死人手”[ ][ ] (2)“一夫作难”[ ][ ] 4、这四段文字议论精当,切中时弊,从思想内容看: 甲段是论述[ ]灭亡的原因,其实质是[ ],乙丙丁段是论述[ ]的灭亡原因。从整体看这四段文字都用[ ]达到明事理的目的。《过秦论》旨在警戒[ ]统治者不要重蹈秦灭亡之覆辙;《六国论》则借六国之灭亡讽喻[ ]王朝对外政策的不当。《阿房宫赋》则是以秦速亡、揭示其本质在于[ ],以此讽喻现实。 1.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 2.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 (1)洵文的中心论点是: 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 诗二: 亡国君悲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新皇换旧王。 南辕北辙空余恨,抱薪救火自消亡。 与其赂秦显丑态,不如振臂集众芳。 惟才是举思孟德,鲜有今人如刘邦。 诗四: 六国叹 始皇一统天下雄,吾观绝非兵刃锋。 六国缘何皆惨败,理由尽在赂秦中。 韩魏割地致国丧,燕赵御敌未始终。 若使六国共协作,七国归一一场空。 诗五: 秦论 秦国坐收渔翁利,攻打江山有利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