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定向进化-东北师范大学.pptVIP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定向进化-东北师范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 定向进化 指导教师:张 今教授 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因工程,定点突变技术的出现诞生了蛋白质工程,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基础上,DNA shuffling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分子进化工程。1999年5月12日-15日 在美国由5000多名生物技术专家参加的会议上,定向进化被认为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分子水平的体现,是一场进化革命,引起各国科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在实验室中模拟几百万年来发生在自然界中的漫长的进化过程,这种思想很快的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和广泛应用。 基 本 原 理 属于蛋白质的非合理设计,它不需事先了解酶的空间结构和催化机制,人为地创造特殊的进化条件,模拟自然进化机制(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在体外改造酶基因,并定向选择(或筛选)出所需性质的突变酶。定向进化的关键在于“变”和“筛”的方法。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天然酶在现存的工业条件下(例如在有机相、极端温度和pH)的稳定性较差或其催化水平很低; (2)天然酶在工程菌中的折叠效率较差或对蛋白酶敏感; (3)酶的催化范围需要扩大或减小; (4)需要创造具有新反应活性的酶; 研 究 策 略 酶法体外随机-定位诱变; 易错PCR技术为代表的无性进化; DNA shuffling为代表的有性进化; 基因家族之间的同源重组; 外显子改组; 模块酶与杂合酶技术; 细胞定向进化;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的工作 人Cu,Zn-SOD筛选模型的建立及采用易错PCR和交错延伸技术的进化; 人Cu,Zn-SOD与肝素亲和肽的杂合酶; 人EC-SOD与人Cu,Zn-SOD的杂合酶。 拟解决的问题: 一、突变库的建立 改进的易错PCR方法: MgCl2浓度增加到7mmol/L稳定非互补的碱基对; 加入0.5mmol/L MnCl2降低聚合酶的特异性; dCTP和dTTP的浓度增加到1mmol/L促进错误掺入; Taq DNA聚合酶量增加到5U以促进延伸链在碱基错配位置后得以继续。 交错延伸策略; 二、筛选方法的确立 目前只有在酶水平上的活力测定方法; 我们获得了一株sodAsodB双缺陷菌株QC779; QC779菌株体内的O2-富集,导致二羟酸脱水酶失活,造成分枝氨基酸Val,Leu,Ile合成受阻。 QC779菌株只有获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三、高氧压力的获得 Paraquat属于紫精类化合物,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其化学结构如下: 实验结果 筛选结果的讨论: 细胞水平 基因水平 酶水平 野生型的活力为1140U/mg蛋白,而突变体的活力1280U/mg蛋白; 常氧压力下酶活力没有明显差别;高氧压力下突变体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原因主要有两个: 1、测定时与生理状态pH值不一样; 2、测定状态与高氧压力时底物浓度不一样。 小 结 我们成功建立了SOD的高效筛选模型 ; 环境是影响进化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或许是我们在正常的氧压力下选择不到优势突变体的一个原因 。 第二部分 人Cu,Zn-SOD与肝素亲合肽 的杂合酶研究 人Cu,Zn-SOD基本性质; 人Cu,Zn-SOD负责催化: E-Cu(II) + O—.2 →E-Cu(I) + O2 E-Cu(I) + 2H+ + O—.2 →H2O2 人Cu,Zn-SOD的临床应用: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流综合症; 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 抗衰老的研究; 天然SOD作为药用酶用于临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半衰期短,在体内停留时间通常只有6-10分钟; (2)分子量在32000左右,不易透过细胞膜; (3)如果口服,易受蛋白酶水解而失去活性; (4)体内特异等。 为解决上述不利因素,国内外主要用分子工程方法对SOD进行分子修饰,或做成脂质体。 RT-PCR扩增HCu,Zn-SOD基因; 构建含肝素亲和肽的重组质粒; 表达与纯化; 部分理化性质测定。 肝素亲和肽重组质粒的构建 Figure 15 Heat stability of SOD Closed circles: HBSOD; Open circles: native SOD Figure 16 heparin-agarose chromatograph of HBSOD. the enzyme elut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approx 0.4M NaCl 小 结 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胎肝组织中钓取到了人铜锌超氧化物歧酶的cDNA片段,建立了一种提高克隆效率的方法; 构建了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高效表达载体pBVSOD并成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