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施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配合程度影响
实施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配合程度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69-01
急性根尖周炎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常表现为较为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咀嚼痛和咬合痛,可出现患牙松动、根尖部或根分叉部的牙龈红肿,有的出现颌面部肿胀,所属淋巴结肿大,并有全身症状[1]。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多数儿童有牙科畏惧症[2],以哭闹、逃跑、打骂等方式来反抗治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体验成为妨碍牙科治疗的重要障碍之一。由于儿童患者很容易对诊疗过程产生一种焦虑和害怕情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连续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非常必要。如何高效率配合好医生顺利完成根管治疗,缓解儿童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情绪至关重要。现对我科18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根管治疗实施主动、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对实施干预前后的对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进行根管治疗患儿,年龄4.3~6.1岁,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的9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行根管治疗患者,排除有精神与心理疾病、先天性耳聋及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者,要求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实际感受。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认知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医师和护士配合,使用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和程序(开髓封药→换药1~2次→根管充填)。实验组在对照组操作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
1.3护理干预 ①基础干预。帮助幼儿适应诊室的环境,治疗前护士主动和患儿交流,耐心倾听患儿的担心和要求,可以轻柔的注视患儿、轻摸患儿的头或手,使患儿产生良好的印象和信任感,消除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使其对周围事物和人有正确的评估和认识。小儿患病时家长常有紧张、内疚、焦虑的心理,这些情绪同样可引起患儿的不安。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可借助家长促进与患儿的交流,另一方面消除家长的顾虑及不良情绪,争取家长与医护合作,使患儿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安心接受治疗。②认知干预。护士在治疗前向患儿展示需要使用的用物,用儿童熟悉的语言对器械进行解释,如将涡轮手机喷水解释为给牙洗澡,把三用气枪叫“吹风机”,把吸唾管叫吸水机,把冲洗液比喻成沐浴露等等。③心理干预。消除患儿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恐惧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疼痛始终是主要因素。疼痛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多数人对以往感受的疼痛总是记忆深刻,当再次接受到疼痛刺激后,会立即联想往日的疼痛而加重对疼痛的感觉,心理上对疼痛产生压力[3]。患儿在治疗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儿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儿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儿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治疗和恢复做好准备。④行为干预。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提前告知将会产生疼痛的操作,鼓励儿童、有意识地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以利于缓解疼痛感觉,不可以欺骗患儿,避免产生不信任感。因此要求护士熟悉各项操作流程,与医生配合默契,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必要时适当使用麻醉药物于患牙处,从而降低痛觉神经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避免疼痛加剧使患儿产生恐惧。同时可边治疗边夸赞患儿,表扬其在治疗时的勇敢和密切配合,以满足儿童的自尊心,增加其荣誉感[4]。⑤情绪干预。就诊的患儿大多有程度不等的恐惧感,易受环境影响,尤其是缺乏自制力、拒绝根管治疗的儿童,其哭闹不安、夸张的尖叫容易给其它儿童造成恶性刺激,加重恐惧感。对主动合作型的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及时给予表扬,为其他患儿树立榜样,减少相互影响[5]。对极其害怕治疗的患儿,可采取先观摩后治疗的措施,待儿童情绪有转变时再予以治疗。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态度粗暴,忽视患儿的人格要求,不关心患儿的心理反应,使得患儿反感,加重了患儿不合作[6]。
2 评价指标
干预后,应用Houpt治疗全过程依从性量表――评估儿童治疗过程中配合程度情况,评分标准:① 1分,失败,治疗过程无法进行治疗;② 2分,较差,治疗过程间断,部分治疗完成;③ 3分,尚可,治疗过程间断,最终治疗完成;④ 4分,好,治疗过程困难但得以不间断完成治疗;⑤5分,很好,治疗过程有轻微哭闹和抵抗;⑥6分,极好,治疗过程顺利无哭闹和抵抗,完成治疗。通过患儿的不同行为来评分,分值越高配合程度越高;分值小于或等于3分属于不配合或是配合程度很低。
2.1结果
3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不同年龄的患儿在治疗中若遇到疼痛,即表现出哭闹、拒绝张口、回避问题、反抗等不利治疗的行为,家长往往在患儿急性症状减轻之后定时复诊,使得药物封存过久致药力丧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分享汇 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农村土地永久转让协议书(简单版).pdf VIP
- egi-128通道电极数字和电极名称对应关系.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there-be-句型讲解与练习.ppt VIP
- 清洁生产教材.ppt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一种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8200字】.docx VIP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五章 服务、礼仪基本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