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长春鸣放宫抗震性能研究与结构修缮
对长春鸣放宫抗震性能研究与结构修缮
中图分类号: 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长春鸣放宫”抗震性能的研究与结构修缮
“鸣放宫”是伪满时期的建设物,当时叫神武殿,位于长春市牡丹园内,为纪念“日本纪元2600年”而建造,是当地日本人祭祀神武天皇和培养武士道精神、习练武术的场所。神武殿由满洲国武道会技师宫地二郎设计,满洲竹中工务店施工,工程造价140万元,用工67455个,于1939年9月25日开工,1940年10月31日竣工。该建筑占地面积3286.92平方米,由神殿、拜殿和祀务所等几部分组成。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殿顶为钢屋架,主体部分设有半地下室及局部环廊。建筑总面积为5245平方米,其中半地下室2189平方米,一层2829平方米,局部夹层环廊158平方米。建筑总高达22.04米。室内空间以中间大殿的柔道场和剑道场为主,四周分别为贵宾席、师范席、观览席、陈列室,西侧有相扑场、小道场及半室外的射箭场,东侧为管理用房。神武殿采用日本传统的建筑形式,建筑主立面朝向东南(日本东京方向),正门前台阶两侧筑有盆式香炉。覆有黑色陶瓦的大屋顶,雪白的墙壁,灰色花岗岩的基座,沉稳舒展的建筑造型处于幽雅的园林环境之中,颇具东洋古风。每逢神武天皇的祭祀日,当地日本人就从殿内抬出神武天皇的牌位外出游行,以表示战争之神外出巡幸。该建筑1948年由东北大学(后演变为东北师范大学)接收,1956年归吉林大学使用,后被改造成可容纳近2000人的大礼堂,1957年命名为“鸣放宫”,1990年被定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这座建筑是否是按抗震设计来建造的问题,我们专门查找相关资料。因为建筑是由当时的日本人设计和建造的,所以,我们首先来通过可查资料,了解一下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日本经历的地震及其对工程抗震的研究。1896年:明治―三陆大地震1896年6月15日19:32分,日本宫本县三陆爆发7.2级大地震,由于震感微弱,许多人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然而,地震35分钟后,第一波海啸冲击到三陆海岸,几分钟后第二波海啸也紧随而来,高达38.2米的海啸造成9000多座房屋被毁,22000人死亡。
1923年:关东大地震如果说哪场地震让日本人最为痛心,那莫过于关东大地震。1923年9月1日上午11:58分,东京南部的大岛渚爆发里氏8.2级(也有报道称其为7.9级)地震,震动4―10分钟。地震来临时,正是日本的午餐时间,许多家庭正在做饭,引发了数不清的火灾。而当天也是日本学校秋季学期的开学日,学生正在教室上课,地震来临时,倒塌的房屋,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伤亡。
关东大地震摧毁了日本主要经济政治中心东京、重要港口横滨,以及静冈、神奈川、千叶县共57万座房屋建筑,190万人无家可归。据统计,东京约有35万座房屋倒塌,60%的人失去家园;而横滨90%以上的房屋或彻底倒塌,或损毁严重而无法继续使用。地震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死于火灾与震中的人共有10多万人,失踪4万多人。不过,2005年9月鹿岛建设公司的一份报告表明,关东大地震共造成105000人死亡。按照今天的市值,关东大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10亿美元。1933年:三陆大地震1933年3月3日,宫城县南三陆町发生8.1级大地震,如同1895年的大地震,此次地震也引发海啸,海水淹没三陆附近城镇,造成3008人死亡,12053人受伤。
地震后的岩手县釜石弯
由于三陆大地震震源位于距离海岸290海里的太平洋,因此,地震对当地建筑的造成的毁坏不算严重。但是,地震引发的28.7米高的海啸却给海岸附近村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海啸冲毁了7000多座房屋。岩手县一些村镇几乎90%的房屋被毁,将近一半人口罹难。日本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的建筑抗震设计:日本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屡遭大地震的严重危害。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有3000多座公路、桥梁遭受损伤。公路桥梁的地震灾害预防技术是基于惨重的震害经历发展起来。关东大地震之后第一年,即1924年,公路桥梁设计开始考虑地震效应,内务省颁布了《桥台和桥墩抗震设计方法》。 现代地震学奠基人大森教授(1868-1923)等188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专业学会-日本地震学会,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地震工程学会(国际地震工程联合会则是由各国国家地震工程学会组成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著名大地震-1891年日本名古屋地震、1906年旧金山地震、特别是1908年的意大利大地震(摧毁了墨西拿城及其周边地区,夺去了83000人的生命),催生了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1915年提出静力震度法,建议结构设计水平力为结构重量的K(K1)倍。1922年内藤按震度法设计加固房屋,并且经历了192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