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疗效观察
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106例重症监护的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实施浅层吸痰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吸痰结束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SPO2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3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吸痰后3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见(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减轻新生儿机体的应激反应,保持较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吸痰后烦躁、呕吐及气管插管脱出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气管插管;浅层吸痰法
新生儿娩出后,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同时,首先应吸净口鼻中分泌物,再将吸痰管慢慢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1]。吸痰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解除因呼吸道阻塞造成的呼吸困难及窒息[2]。新生儿呼吸治疗的最终目标在于保证生理需要的通气量,改善机体氧供应。在供氧的整个过程都要确保呼吸道顺利通畅,这是保证足够通气的重要因素之一[3]。有专家研究提示,常规的开放式吸痰法易并发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4],这样易造成缺氧、窒息、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5]。采用浅层吸痰法就没有吸痰管对新生儿气道的刺激,使其呼吸、心率均较平稳,且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吸痰后肺顺应性很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法[6]。我们对53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实施浅层吸痰法,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行气管插管的新生儿106例,其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30~120min,平均(65.7±9.8)min,体重指数1.2~3.0kg,平均(1.8±0.5)kg,气管插管时间0.5~72.0h,平均(28.7±8.6)h。将106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体量指数、气管插管平均时间及病情等方面比较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实施浅层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长度与气管插管长度一定保持一致,调节好安全范围内负压8.83 ~14.07 kPa, 准确估算患儿气道内的痰液量、黏稠度,翻身,叩背,吸痰前给予3min纯氧或提高氧浓度15%.如果吸痰时就要保证吸痰管前端一定不要超过气管插管的出口端,到达气管插管的斜面为最佳的标准,左右旋转抽吸, 吸引动作应轻柔快速灵活,遇阻力时不能硬性插入,每次吸引时间≤15 s,吸引前后分别给予高浓度氧气。需要再次吸痰时,中间间隔数秒, 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再进行,既保持痰液吸的干干净净,又减轻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前先测量吸痰管的长度, 首先使用无菌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在确定无负压的时候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10 cm~15 cm,然后打开负压,一边旋转一边向上提吸,每2 h吸痰1次,其余的做法同观察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时及吸痰后3 min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吸痰后烦躁、呕吐,气管插管脱出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 ) 表
示,采用 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SPO2的比较 两组吸痰结束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SPO2与吸痰前1 min相比较(P0.05),观察组吸痰后3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较(P0.05),而对照组吸痰后3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P0.05)。见表1。
3讨论
吸痰作为一种抢救配合操作[6],其目的在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7]。它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8~9]。常规吸痰法由于插入吸痰管的深度较深,应激反应也相对强烈,在吸痰管直插到遇阻力的过程中会将浅部的分泌物带入深部引起感染,特别是反反复复的吸引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损伤后的气道黏膜不能起到屏障保护作用,使感染的机会增加。更由于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X480路由器操作手册.doc VIP
- 医学课件-神经内科常见病.pptx VIP
-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复习资料.doc VIP
- 2025年项目管理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职能设置方案.pdf VIP
- 2024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员工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招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GBT13341-1991-质量损失率的确定和核算方法》.pdf
- 节约用水条例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