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大月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
浅析大月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
摘 要: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自有大月氏开始兴盛。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大月氏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及融合的宗教文化政策,吸收西方的文化,也传播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大月氏 东西方文化交流 经济贸易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自大月氏时就已经开始。汉朝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并凭借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先进的文明震慑欧亚,西域各国纷纷来附,印度、安息乃至罗马帝国也纷纷与汉朝建立友好联系。这个时期是我国中外关系史早期一个重要阶段,大月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月氏历史发展简述
大月氏是古羌族的一种,最初被称为“禺氏”、“禺知”。据《史记》、《汉书》载,月氏故地在“敦煌祁连间”。当时,在我国北方草原分布着许多游牧民族,其势力格局是“东胡强而月氏盛”,月氏势力比较强大,乌孙、匈奴等都曾受其奴役。直到匈奴头曼单于时仍以太子冒顿质于月氏,月氏人自己也因此而“轻匈奴”。但当冒顿继任匈奴单于以后,形势迅速变化。冒顿先破东胡,接着便派右贤王大破月氏,其时大约是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或稍早。两年后,冒顿死,其子继位,是为老上单于(公元前174年―前161年在位),再攻之,杀其王,迫其背井离乡,远徙他地。然而,此时的月氏并没有从河西走廊全部迁走。《后汉书?西羌传》载:“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余众分散,西逾葱岭,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为婚姻。”《史记?大宛列传》载:“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远徙的月氏人西迁入伊犁河流域,但并没有因此而过上安稳的生活,不久就受到宿敌乌孙的袭击,迫使大月氏再次辗转西徙,“复西走,徙大夏地”,最终征服大夏。侵占大夏地的大月氏不久便分裂为“五部翕侯”,即休密、双靡、贵霜、?Z顿、高附,其中以贵霜部最强。
在历史上大月氏有两次大规模向西迁徙的活动,第一次迁入伊犁河流域。伊犁河流域曾为塞种部落散居之地,塞种人被统称为西徐亚人,是古老的草原游牧部族,当时居于药杀水(即今锡尔河)以北之地,包括伊犁河流域及天山北麓。在月氏人的打击下,塞种人被迫西迁,其中一支向阿姆河流域的希腊巴克特里亚地区侵入。这时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王朝已进入衰弱阶段,在西面不断受到帕提亚帝国的侵扰,南面受到北印度希腊统治者德米特里亚斯的征伐,北面则承受着伊犁河地区塞种迁徙的压迫。在多方面的打压下巴克特里亚王国最终崩溃,并为月氏进一步南下谱写了历史前奏。第二次迁入大夏故地。在乌孙的直接打击下月氏再次迁徙,被迫沿着以前被它排挤出去的塞种部落南下的路线前行进入巴克特里亚。而受到月氏威胁的塞种部落与其他中亚游牧部族,则不得不离开阿姆河以南之地,进入伊朗高原,“向更西方和西南前进,而和帕西安帝国发生接触”,这又间接加强了巴克特里亚与帕西亚两地的联系。月氏的崛起和不断扩张、贵霜帝国的不断膨胀,促使塞种人将这种移民浪潮传播到更遥远的地区,更加促进亚欧大陆上的中西交往在更广阔的天地展开。
大月氏的西迁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他们举国迁徙,行走在辽阔的中亚大地上。几十年后,乌孙踏着他们的足迹尾随而至来到伊犁河流域。张骞出使西域也是沿着他们所开辟的道路,在西迁的过程中他们沿途传递了匈奴、乌孙和西域各国民族的信息,传播了各民族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为中原王朝与中亚以至西亚之间直接交通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大月氏的地理位置为客观因素
大月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所起的重要媒介作用,归根到底首先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大月氏占据的巴克特里亚故土,地处中亚腹心,向东通往中国,向西经过波斯、两河流域,到达欧洲的罗马,向南通往印度,向北则可通中亚北部和西伯利亚。大月氏在东西、南北两大贸易路线的交汇位置,使其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丝绸之路开辟之后,大月氏的重要性更加举足轻重。古代的丝绸之路在今新疆境内有南北两道。南道西出阳关,沿南山(今昆仑山)北麓,经于阗、莎车,越葱岭,到大月氏,再到安息。北道出玉门关,沿北山(今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过葱岭,到大宛后,西北可达康居、奄蔡,西南折则与南道汇合入大月氏。这就是说,无论是南道还是北道大月氏都扼据要径,中国的丝绸经南北两道运到大月氏后,往西可达安息、大秦;往南可达大夏;往北可达康居、奄蔡。大月氏就是葱岭以西最重要的中转站。正因为大月氏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加之大月氏国境内又有各种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迥然相异的民族,这不仅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
三、宗教、文化的交流是主观因素
1.宗教文化的兼容。在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势力侵入之前,巴克特里亚之地已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