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前瞻性思考.docVIP

对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前瞻性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前瞻性思考

对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前瞻性思考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视唱练耳教学迈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随着音乐专业学生招生人数的扩充,以及全国各级艺术院校的建设,人们对视唱练耳的教学需求日益增加,普遍认识到这一学科在音乐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但是,许多专家、教师也注意到视唱练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科内部对教学目的、方法和实践规律的思考与探索。近几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1,视唱练耳教学如何与音乐专业课有效融合与衔接;2,视唱练耳针对不同年龄和水平层次的学生如何开展;3,视唱练耳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价值所在,其学科独立性如何体现;4,视唱练耳教学的民族化道路怎样深入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广大教师已经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然而,教学研究的课题总是随着发展不断增加,而非减少,因此,就需要教育者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探索,以期应对未来的教学挑战。笔者书写此文旨在结合自身教学的心得体会,对上述问题做一前瞻性思考。文中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求完善,但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读者对视唱练耳学科的更多关注。      视唱练耳与音乐专业课教学的融合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西方音乐训练课程,早在18世纪确立之初就与音乐表演紧密结合,专门为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服务。后来,这门课程又参与到对器乐表演者的训练中,从而使它在教学体制上日臻完善。事实上,视唱练耳正是为了提高音乐学子的表演技能和艺术理解力服务的。它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专业音乐教学的支撑和补充。视唱练耳教学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初,并且较早成为我国专业音乐院系中的公共课程。1949年后,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初具规模,并在内容和方法上借鉴苏联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培养音乐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那时起,中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开始把针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训练作为核心,并以固定音体系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在总体上始终因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保守倾向。就笔者观察,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依然延续以往的教育方法和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把握能力。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性和声等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被抽取出来单独训练,使学生的唱听能力得以提高。尽管这些训练在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却与实际表演需求存在差距。很多学生觉得,视唱练耳课程并没有对他们的音乐实践带来帮助。视唱练耳课只是学生应试拿分的必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动力大大降低。   面对这一问题,视唱练耳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加以改进,以期适应音乐表演的实际需求呢?笔者以为,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使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实现对后者的有效辅助。首先,我们需要对音乐诸要素的单一训练加以整合,在练习设置中强调对音乐的综合把握能力,关注音乐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第二,注重对实际作品的分析解读,并以此作为日常训练的标准和依据。第三,增加学生对西方音乐历史和风格演进的认知。在不同时期,人们对音乐诸要素有着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处理方法。学生需要通过视唱练耳了解这些要领,并将其灵活应用于音乐表演中。第四,视唱练耳教学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因人设教。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具体专业的表演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小组课,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合作训练,增加学生对其他专业技术特征的认知,提高他们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基于以上四点,视唱练耳已不再是针对音乐基本技能的单纯培训,而成为一门以音乐认知、分析和表演为中心的综合实践课程。它就像是对音乐表演活动的训练指导,成为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重要补充。      视唱练耳针对不同年龄、水平学生的开展方式      视唱练耳教学的层次划分依据两个维度,其一是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另一个则是业余和专业学习的程度差别。对于前者,视唱练耳的教学又可分为少儿和成人时期两个层次。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训练,需从学生儿童时代起步。很多专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4至9岁儿童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进步幅度最大,反应和调节速度也最快。在此之后,青少年在视唱、听辨方面的接受能力就会日益减退。18岁以上的成年学生在音乐基本能力的提高方面几乎停滞,很难再有质的飞跃。这一教学规律表明,视唱练耳基础训练受到学生年龄的限制,直接影响不同年龄层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视唱练耳的基本技能训练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使学生尽早具备敏锐的音乐把握力。这里不但包括音高、节拍这两个核心项目,还要包括对力度、旋法与和声功能的感性接受力,并且对无调性音乐和非旋律性打击乐亦要有所涉及。与之相应,对于接受训练较晚,甚至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学生,视唱练耳教学在适度提高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加强音乐审美和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