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 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尤金#8226;奈达功能对等      一、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8226;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在西方翻译学理论体系中树起一面旗帜,一改过去翻译理论只注重原作在译文中的表现情况, 和译文与原文表现对等的翻译观念。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影响最大的理论。它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尤其是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这一理论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也给译论注入新的血液。然而奈达的理论对我们的翻译究竟有何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呢? 本文将从该理论的起源,实质,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与指导意义及相关争议等方面来对该理论进行介绍。      二、功能对等论的起源      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1790 年,他在《优秀的翻译》一文,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下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这就是说优秀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的效果。而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 年的《翻译艺术》一书中称之为“效果相等”。英国翻译理论家E. V. Rieu 则把这一项要求正式命名为“同等效果原则”。在中国的译论史上也有不少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提到过翻译中的等效问题。马建忠在1894 年提出的“善译”思想中,等效理论就初见端倪。他说“#8943;#8943;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而茅盾在1954 年第一届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就说得更明白:“文学翻译应该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 年出版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才正式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 这一定义就是“动态对等”,后来为了强调“功能”的概念并避免有些人对“动态”的误解,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提到:不再采用“动态对等”一说,以“功能对等”取而代之,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这可以说是功能对等论的起源。      三、实现功能对等的原则      奈达谈到, 为了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功能等效, 一些支配着调整的种类及程度的原则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种或多或少字面上的对应在所指意义和联想上均系功能对等, 那么就不必再作形式上的调整。但如果状况并不是这样, 那么在决定采取什么方法去创造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方面, 译者可以参照下列的各项原则:   1.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可能引起对所指意义的误解,就必然在译语文本中做出某些改变, 或者字面翻译可以保留, 但必须增加脚注说明可能引起的误解。   2.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讲不通, 即所指的意义完全模糊不清, 就可以在文本中做出某些改变, 除非原语文本的目的就在于模糊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 所指意义的模糊不清就可以保留。   3.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在语义和句法上非常困难, 一般水平的读者有可能放弃设法解释这种困难, 那就必须对译文做出某些改变并在导言或脚注中表明那些改变的性质。   4.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可能引起原语文本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格值的恰当欣赏上造成重大的损失, 那么, 就应当做些反映原语文本联想含义所需要的调整。   5 译文将来得以运用的方式对于进行的调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6. 一种必须与伴随信码一道翻译的文本, 通常需要在所有层面上进行许多调整: 音韵学、词汇、语法和话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以上各原则都基于一个前提:如果译文在形式上紧扣原文的话, 这也就是说, 当两种文本――译文及原文在形式上实现某种程度的对应时, 两者之间的“功能对等”却受到了消极影响, 迫使译文无法尽可能地传递出原文在各个层面的意义, 这个时候, 译者就可以适当运用上面列举的几项原则。      四、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作用      翻译是译者对作者所认识事物的再认识和再表达, 而这种再认识和再表达往往是从不同角度按照译语民族的习惯方式进行的。所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