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陇川县山区农机化发展思考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陇川县山区农机化发展思考对策

对陇川县山区农机化发展思考对策   [摘 要] 本文结合陇川实际,对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差异,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部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山区 农机化 发展 对策 陇川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1-0223-0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加大,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利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加快我县农业现代进程,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加农户种植积极性,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户致富路,已成为新时期我县农机发展的主要思路。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的原因多种,种植产业大部分无机械化作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延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粗放,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收入低,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占陇川县耕地比例较大的山区与坝区农机化发展进度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陇川县山区农机化,实现陇川县农机化和谐发展呢?本人根据多年从事农机工作的经历,对山区农机化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 陇川县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1 自然资源条件   陇川县位于云南西部,德宏州西南部,地处北纬24°08′至   24°39′,东经97°39′至98°17′之间,县内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1592.7mm,是典型的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主要为“三山夹两坝,三河成川”,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冬马铃薯、烟草、甘蔗等农作物为主。辖5乡4镇,68个村民委,5个社区,708个自然村,757个村民小组,其中;山区乡镇5个,王子树乡、护国乡、户撒乡、勐约乡、清平乡。陇川县总人口约18.0万人,辖区面积1931km2,山区面积占88.55%,陇川县耕地面积55.85万亩,其中:水田29.23万亩,山地26.62万亩。   1.2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通过连续几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陇川县有农机总动力334001.330千瓦特,山区总动力机械85515.880千瓦特,有拖拉机11712台山区3170台。其中;大中型1105台山区349台,轮式870台山区62台,小型9289台山区2374台,其中手扶8385台山区1915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0706台山区占2253台。其中;大中型2145台山区占151台,小型8563台山区占2102台,耕整机2230台山区占532台,联合收割机279台山区占46台其中;自走式92台山区占45台,半喂入式184台山区占2台陇川县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81.9%以上,山区乡镇的农机化作业水平在35%以上。同时,山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简单数量少,与坝区之间的比例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2 影响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陇川县是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境内大多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块零碎,乡间道路狭窄,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自然、交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技术、信息闭塞等,生产依然是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与平原相比严重滞后,山区近87%的人口属低收入群体,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山区农机化事业前进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发展农业机械化认识不到位   目前,大多农户还是以自供自足生产方式为主,对发展农业机械化认识不到位,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山区自然条件差,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加上农作物的成熟期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机的正常作业,农业机械的效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无形中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农机投入成本,同时增加了机手的作业强度,影响了机手的经济收入,导致山区的农机难以发展,新型适用的农机具难以推广。   2.2 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差   山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受山区地域条件限制农机作业的配套设施不能适应农机化的发展。由于是山区,田块作业面积较小,不适合大型的农机具配套作业。各种基础设施落后,机耕道路有许多是断头路,很多的农机具不能到达作业场所,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山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农机正常效率难以发挥。据统计,在山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中,大、中专学历仅占0.9%,高中学历仅占7%,初中学历占65%,其余的仅有小学以下的学历,机手不易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和维修保养技术,使农机潜能和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地影响到农机的正常使用寿命,无形中增加了农机投入成本,其次山区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主要是留守老人、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知识、体能等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农机技术推广缓慢,与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很有关系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