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基载荷板试验在异常地质条件中应用
岩基载荷板试验在异常地质条件中应用
摘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创新科技大楼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遇到部分厚度不同的孤石层,质地异常坚硬,与勘察报告不符,人工日进尺困难,直接影响了施工工期。现通过岩基载荷板试验处理异常地质情况作简介绍。
关键词:岩基载荷板试验;孤石处理;实验数据;效益分析
Abstract: the jiangsu provinc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uilding in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 layer thickness seokjeong land, quality of a material is exceptionally hard, not with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artificial th footage difficultie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Now through the batholith loading plate test for Jane exception handling geology is introduced.
Keywords: batholith loading plate test; Seokjeong land treatment; Experimental data; Benefi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本工程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创新科技大楼拟建五栋,每栋均为地下1层(共用),地上5层,局部6层;分二个地块。勘察单位: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检测单位: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省江南建筑技术发展总公司。桩基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900~1200mm,桩长10m左右,且设计要求桩长不低于6m。设计要求进入4-2中风化岩石。地块一有145根桩,地块二有115根桩,合计250根。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出具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如下。
(1)杂填土:灰黄色、灰褐色,杂色,很湿-饱和,结构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混大量的砖石等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大小不一,土质不均,成分复杂。层厚0.4~5.80m。
(2)2-1、2-2为粉质粘土灰黄-黄褐色,深灰色,饱和,可塑,土质不均匀。层厚1~7m。
(3)3-1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硬塑,局剖可塑,干强度与韧性高。层厚0.9~11.2m。
(4)3-2含砾粉质粘土:褐黄色,饱和,可塑,局部硬塑,土质不均匀,中压缩性。层厚0.4~4.5m。
(5)4-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暗褐色,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大部呈较密实砂土状、砂土夹碎块状,往下碎块增多,手捏易碎,少量残块较硬但锤击即碎,遇水易软化。层厚0.5~3.7m。
(6)4-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暗褐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多韵律薄层,岩芯呈短柱状或中柱状,岩体较完整,有少量裂隙,充填宽1~2mm的方解石细脉,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易击碎,为极软岩,最大控制厚度为7.9m。.
2实际遇到的异常地质情况
图1 桩基分布图
该桩基工程于2011年1月27日开工,在于2011年3月初发现在地块一C幢植保所大楼东北角局部地地段有11根桩(图1)。
图1中圈出的部分,在开挖到4~8m不同深度时,人工开挖变得相当困难,从取上来的石样看,是非常坚硬的孤石,使用风镐锤击,钢钎头磨损很快,打上来的多是片状石块,并产生大量的粉尘,每天只能进尺10cm左右,并且其他的桩已基本上完成的。查看勘察报告,显示此深度部分应该是3-2层(含砾粉质粘土层),还未到设计要求的4-2中风化岩层,但勘察报告中并没有反映这个异常地质情况。按正常来说,还得继续往下挖(图2,图3)。
图2 孤石图片 图3 被磨损的钢钎
3处理过程
接到施工单位反映的情况,通知了建设单位一同到现场查看确认。建设单位通知了勘察单位到现场查看并要求其进行补斟,但勘察单位提出种种理由,不肯再来补勘;只好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报了两个施工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