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调查与生防菌筛选研究.docVIP

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调查与生防菌筛选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调查与生防菌筛选研究

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调查与生防菌筛选研究   摘要对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同时以茶云纹叶枯病为靶标菌进行生防菌的筛选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崂山茶场的主要病害为茶云纹叶枯病、茶赤叶病和茶轮纹病;从茶树上分离得到5种生防菌,对茶云纹叶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为茶园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茶树;病害种类;调查;拮抗细菌;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12-02      茶叶是人们喜欢的健康饮料,具有清心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是世界三大饮料(可可、咖啡、茶叶)之一。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二,品质第三,创汇第四。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而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创汇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1]。要解决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根本措施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害,研制高效、无公害农药。而科学使用农药的前提是了解当地茶园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崂山绿茶产区地处崂山山脉,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纬度高,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形成崂山绿茶特有的品质,味浓、香高和耐冲泡等显著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2,3]。同时崂山的气候特点,也决定了茶园病害的发生特点。笔者对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进行调查,旨在摸清本地茶树病害的种类,以期为茶园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茶园病害种类调查   在茶树生长季节,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在茶园采集病害标本,并记录病害危害部位及发生程度,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茶树病害种类鉴定[4,5]。   1.2茶树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据病害症状,采集病叶,按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即在病叶的病健交界处取2~3mm组织块,每病斑3~5块置于培养皿中用70%的酒精消毒30~60s,然后用无菌水洗净3~4次。经无菌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置于PDA上25℃培养,2d后检查分离情况,并进一步纯化。依据培养性状、形态观察和致病性确定病原菌,斜面保存备用[6]。   1.3拮抗菌的分离与纯化   采集不同品种(龙井、福安和福鼎)茶树的根、茎、叶等组织切碎,称量10g放到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30min后,再依次稀释为10-2、10-3、10-4等3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重复3次。在NA上培养48h后观察,挑取不同形态、色泽、大小的菌落在NA培养基上纯化培养后转到斜面培养基上保存,备用。   1.4拮抗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将纯化后的细菌分离物在NA平板上28℃培养24h,用双向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茶树云纹叶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在PDA平板的四周接上细菌分离物,平板中央接种培养48h,茶树云纹叶枯病菌菌丝块直径为4mm,每处理重复4次,28℃培养3~5d,观察抑菌圈的产生情况,并对有抑制作用的细菌测量抑菌带的宽度、病原菌的菌落直径,计算拮抗菌的抑制率。抑菌作用的大小以抑菌带和抑制率表示[7]。   抑菌带是指在对峙生长中生防菌和靶标病原真菌之间形成的一种透明带。   抑菌率(%)=[(对照的病原菌落半径-对峙培养中病原菌菌落半径)/对照的病原菌落半径]×100   拮抗细菌的鉴定通过革兰氏染色以及菌体的形态进行,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阳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阴性菌,具体参考沈萍等[8]运用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崂山茶园病害种类调查结果   2006~2007年对不同田块茶园分别进行茶树病害的系统调查,结果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有9种病害在崂山地区发生,其中茶云纹叶枯病为崂山茶园的主要病害,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为次要病害。叶部病害发生普遍,根部发生较少。      2.2茶云纹叶枯病的分离与鉴定   从茶云纹叶枯病的病叶上分离获得的分离物,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菌丝和孢子以确定茶云纹叶枯病菌,采用孢子悬浮液回接到茶树叶片上,保湿48h,10~15d后,对发病的叶片再一次进行病菌的分离。通过分离纯化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分离物即为茶树云纹叶枯病菌。   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以成叶为主,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期颜色加深,有波浪形波纹,病斑中央为灰白色,上生小黑点,沿轮纹排列,病斑多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病斑上的小黑点为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为单胞。   2.3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从茶树根际土壤和茎叶等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细菌131株。以茶云纹叶枯病菌为靶标菌一共筛选出了5种抑制率大于50%的拮抗细菌,编号分别是L1、L2、L3、La和Lb。其中,以La的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带宽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