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情诊断与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学情诊断与分析

你教什么? 你能概括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特点(五个关键词) 学生喜欢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原因 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原因 优秀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 ——基于学生的视角 引言 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学情观察诊断三个转向: 从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过程; 从方法上,要由经验型的学情了解转向研究型的学情分析; 从学习逻辑上,要由重点关注学前学情转向关注学前、学中、学后整个学习过程。 交流话题:数学学情诊断与分析 1.关注学生的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案例1 设计意图 案例2 完全平方公式你了解多少? (1)你知道完全平方公式吗?若知道,请把公式写出来。 (2)请计算: 前测统计.doc 案例3 为什么要学习定义 学习价值 定义与命题(1)是一节比较抽象的课,怎样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趣味?“定义”含义形成过程片段 案例4 函数概念教学难点在哪里? 函数概念五层次:①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②存在“两个变量”;③这两个变量具有一定的“联系”;④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变化;⑤两个变量存在单值对应关系。相关的上位概念:变量、对应、唯一。 难点: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理解 原因 :(1)从常量到变量,从具体到抽象,从学习内容而言是质的飞跃,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高要求; (2)学生对函数概念的初始理解一变量随着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一对一的关系) 突破难点策略:让学生经历从形象感知——表象建立——抽象概括——概念精致的过程。 案例4 函数概念教学难点在哪里? 举三反一:提供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经历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抽象本质属性。 加油量与所需金额的关系; 一天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期中考试中,某班学生的学号与成绩的关系。 举三反一:提供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经历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抽象本质属性(对应关系)。 举一反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数字游戏:用x表示左边的数字,用y表示右边的数字,那么变量y是否是变量x 的函数? 案例5 学生对函数概念本质理解了吗? 我们知道代数式2x+3, (1)问: 2x+3是x的函数吗?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你以x值为横坐标,对应的代数式2x+3的值为纵坐标,画出其图象; (2)当x取a-3时,问2x+3是不是a的函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以a取值为横坐标,对应的值2x+3为纵坐标,画出其图象。 出乎意料的是,该题得分率仅为0.31.从试卷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主要错误原因有三方面:(1)看不懂题。平时学的函数大都是x,y,这里怎么冒出2x+3与x 。(2)不知2x+3是x的函数,更不知2x+3是x的一次函数,也就不会或不能简洁的画出函数的图象。(3)更不清楚当x取a-3 ,a在变化时, 2x+3与a的变化关系。 问题分析: 1.对数学对象缺乏“变量”数学的意识; 2.对非标准的形态缺乏函数思想的意识。 (三)关注学生差异——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差异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学业层次的学生; 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 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 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空; 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积累读懂学生的经验。 案例7 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思维障碍 在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常常遇到如下问题: (1)列表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时会出现缺乏代表性及忽略x≠0等现象; (2)连线时,由于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上的负迁移,把双曲线画成折线;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用平滑的曲线把一些特殊的连接起来,学生认知上存在障碍。 (3)对双曲线与x轴、y轴“越来越靠近”,但不相交的趋势不易理解。 策略:注意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分析入手,让学生先进行“数”(x≠0,y≠0,k≠0)和“式”(解析式中x、y的反比例关系)的分析,再过渡到对“形”(图象)的认识。或者先从“形”入手,再从“数”的角度加以说明。 3.读懂学生的情绪变化 案例19 明明是88度,怎么是直角呢? 这是一次例行的给儿子查作业,父亲发现在儿子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