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祜族婚恋习俗特点及其和谐价值探析
拉祜族婚恋习俗特点及其和谐价值探析
【摘要】拉祜文化丰富多彩,不一样的文化具有不一样的作用。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并有着自身特色的婚恋习俗特点。其中合理的习俗对于加强拉祜族团结、构建和谐拉祜族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拉祜族 婚恋习俗 特点 和谐价值
拉祜族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于在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地,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据历史文献考证,拉祜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数为47.5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2.7万人次,增长率为6.03%。1由于地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至今,拉祜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在封闭的环境下,拉祜族保存了较完整、独立的婚恋习俗。
一、拉祜族婚恋习俗简述
历史上,拉祜族经历过血缘群婚、族内对偶婚、转房婚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拉祜族长期实行族内对偶婚,禁止族外通婚,因此血缘集团内部父系和母系相互混杂,形成了双系大家庭制度长期并存的婚姻家庭制度。近代,从妻居的习俗与族外通婚的禁令被解除,实行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新婚姻政策,拉祜族社会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父系核心家庭制度。[3]
如今,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有串婚、订婚、结婚几个步骤。
(一)串婚
串婚,又称“串姑娘”,16岁左右即可参加,实际上就是男女青年谈恋爱的过程,有两种形式。常见的一种是通过集体相约对情歌、吹葫芦笙、弹口弦,互诉衷情,各自物色意中人。男子若看见合适的对象,便会去抢女子的包头、头巾或织锦挎包之类饰物;若女子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便会去抢男子的帽子、佩刀之类的物品。抢到对方物品后,如果对方没有继续抢回去,说明对方对自己有意,如无意,便会奋力抢回去或以后让亲戚朋友代要回来。另外一种是小伙子单独到自己中意的姑娘房前吹奏芦笙。若姑娘被芦笙打动,即会循声而出,与小伙子对唱情歌。
(二)订婚
订婚是在串婚的基础上,青年男女将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家人,双方父母得知自己的儿女已经确定了意中人后便托媒求婚。如果家长同意对方的求婚(在拉祜族,男女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当求婚人),就喝下媒人带来的酒,若拒绝喝酒甚至将酒推翻在地则表示拒绝或对儿女婚事不满。求婚成功后即可举行订婚仪式,仪式多在男方家举行,也可在女方家举行。到时,媒人带上米酒、鸡、肉、盐、茶叶等到女方家,做好饭菜,宴请女方家长和亲戚,然后双方边吃边商量聘礼和婚期。订婚后,青年男女必须到对方父母家中劳动一段时间,如果发现对方不会干活,或者人品不好,可据此解除婚约。
(三)结婚
结婚仪式一般会选在空闲时间较多的在冬月、腊月或春节期间举行。从妻方居住的,由女方家迎娶,婚礼在女方家举行;从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娶,婚礼即在男方家举行。男方迎娶时,新郎带着聘礼去女方家,到达女方家后,先要向岳父献一筒清水表示尊敬。下午举行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必须坐在一条凳子上,新郎要主动给新娘夹菜,新娘将菜还给新郎,表示互敬互爱。饭后,由女方家长给新婚夫妇举行拴线仪式,意即新人被一根线一栓,两个人的魂就被拴在了一起,两颗心也被拴到一块。拴线仪式王成后,女方亲友陪同这对新人返回新郎家。在新郎家也得举行和在新娘家雷同的一系列仪式,至此婚礼才算完满结束。
二、拉祜族婚恋习俗的特点
拉祜族社会的婚姻制度从对偶婚姻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变后,恋爱的功能越发重要,成为缔结婚姻不可或缺的道德、心理和审美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缔结婚姻和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系列惯例和法则,特点鲜明。
(一)自由性
自由,指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21世纪的今天,拉祜族的恋爱和结婚都具有自由性,重视男女之间相互中意、情投意合,鼓励青年男女敢于大胆地追求爱情和自由恋爱。父母一般都尊重子女的意见,一旦儿女定了情,便不再阻拦,否则“爱的花朵,会结出仇恨的果实”。[4]虽然恋爱结婚自由,却严厉禁止婚前性行为和婚前怀孕,也不允许婚后发生婚外性关系。
(二)集体性
其一,在拉祜族的婚姻中有串婚的过程,串婚中,通过集体相约对情歌、吹葫芦笙、弹口弦,互诉衷情,各自物色意中人。
其二,拉祜族的恋爱活动形式不一,至今,拉祜族还非常盛行夜间恋爱活动。[5]母系制与父系制残余地区的婚恋文化不尽相同。在母系制残余地区女性在寻求婚配中占主导地位,她们通常在黄昏时集体结伴到合适地点用情歌邀约男青年出寨。男青年闻声便结伴前往相约地点燃起明亮的篝火,谈情说爱。在父系制残余地区的青年活动中男性占主导地位,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