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犊牛成活率饲养管理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奶犊牛成活率饲养管理措施

提高奶犊牛成活率饲养管理措施   奶犊牛一般是指出生0~6月龄的小奶牛(下文简称犊牛)。犊牛出生后很短时间内(春、夏、秋季5~7天,冬季15天)就离开母牛进入犊牛保育舍或犊牛岛,如果管理不善,犊牛极易发病,甚至死亡。养殖者可以通过加强母牛妊娠后期的?喂管理,犊牛初生后的护理,犊牛哺乳期饲养管理以及犊牛疫病防控等措施,达到提高犊牛成活率的目的。   一、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喂管理   母牛妊娠后期(即妊娠最后一个月)的营养供给,除满足母牛自身的需求外,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泌乳营养的需要。然而,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加快,挤压牛胃空间,母牛采食量因腹腔容积的限制而减少,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母牛妊娠后期的饲料供应要求充足且做到营养搭配合理:精饲料改为颗粒饲料,必要时可以在精饲料配制中添加麸皮、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钙、磷、锌、硒等矿物元素。精饲料推荐配方:玉米60%、豆粕24%、麸皮10%、预混料5%、食盐1%。粗饲料以青贮玉米、苜蓿草为主。精、粗饲料的用量比例为3∶7。   母牛妊娠后期的日粮供给量应为母牛体重的2.0%~   2.5%。同时,适当增加母牛运动量,避免生产时出现难产。   二、初生犊牛的护理   初生犊牛离开母体后,周围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犊牛在母牛体内依靠母体胎盘血液供给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而出生后是靠自身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呼吸;二是犊牛在母体内处于无菌环境中,出生后会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三是犊牛出生前生活在母体恒温环境中,出生后要靠中枢神经进行自身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需要掌握初生犊牛的生理特点,做好其护理工作,才能确保犊牛成活率不受影响或有所提高。   1. 清理黏液   犊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必须先清除犊牛口、鼻、耳中的黏液,使犊牛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倒提犊牛几秒钟使黏液流出,然后用人工方法诱导犊牛呼吸。另外,刚出生的犊牛对外界环境很不适应,容易引起感冒,所以出生后应尽快清除附着在犊牛身体上的黏液,并及时擦干被毛。   2. 消毒脐带   在清除犊牛体躯上的黏液后,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如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应进行人工断脐。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腹部6~12厘米处,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并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再将脐带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切忌将药液灌入脐带内,以免发生脐带炎。   3. 及时喂足初乳   初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各种营养,所以初乳是新生犊牛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犊牛出生后在30~50分钟内吃上母牛初乳,可保证犊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注意初乳摄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三、犊牛人工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1. 犊牛舍的消毒   犊牛从产房转入犊牛舍之前,要对牛舍进行彻底消毒。首先清除舍内的粪、尿及草料;用高压水冲洗顶棚、墙壁、门窗、地面及其他设施,直至洗涤液透明为止。牛舍经水洗、干燥后,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如0.5%~1.0%菌毒敌溶液、0.2%过氧乙酸溶液、5%氨水等。如牛舍有封闭条件,可关闭门窗,用40%甲醛溶液(每立方米空间用14~28毫升),加7~14克高锰酸钾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   2. 犊牛舍的温湿度   从产房转入犊牛舍后,由于犊牛体温调节能力差,犊牛舍可根据当地温度情况,第一周与产房温度保持一致,控制在13~22℃。定期观察温度是否合适,如果犊牛扎堆,说明犊牛舍温度偏低,将温度调节到犊牛均匀分散开为准。犊牛舍的湿度控制在50%~60%即可。   3. 断乳   为了减少犊牛的培育成本,尽可能提前断乳。由于犊牛第三天就开始补充颗粒精饲料和优质青(蔬菜)干草,犊牛的消化机能得到提升,当采食的精饲料和青(蔬菜)干草能够满足犊牛自身的营养需要时就可以断乳。根据体重大小,犊牛每天采食精饲料达到体重的1.5%时(0.8~1.5千克/天)即可断奶。   4. 人工哺乳   犊牛出生后很快与母牛分开饲养,不能由母牛哺乳,这时就要进行人工哺乳。人工哺乳要求做到“五定”,即定时、定量、定温、定人、定点(地点)。每天饲喂3次,早晨、中午、晚上各1次;按犊牛体重的20%饲喂初乳(母牛产下犊牛后7天内的母乳)或常乳(母牛产下犊牛从第八天起以后的母乳)。初乳和常乳的温度要控制在37.5~38.5℃。   5. 补充饲料   为了让犊牛尽快适应环境和锻炼其消化机能,犊牛出生3~7天后,应开始补充精饲料10~15克和优质粗饲料20~50克。可在奶桶旁边放置一个料桶,里面投放颗粒精饲料;或将少量优质青草,如干燥、无霉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苜蓿、黑麦草或羊草放入犊牛栏中供犊牛自由采食。1~2月龄时适当补充精饲料100~120克,青贮、微贮玉米秸秆饲料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