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系因子在预测气液色谱保留指数中应用.pdfVIP

同系因子在预测气液色谱保留指数中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谢:岳莱长荣老师帮助做红外光谱祝,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J.Lukasetal.,J.Chromatogr.,114,335(1975). 2〔〕M.KrausandH.Kopecka,ibid,124,360(1976). 3〔〕A.SugiiandK.Haraba,ibi,178,71(1979). 4〔〕K.I.Sakodynskiietal.,ibid,186,227(1949). 5〔〕WojcikAnnaetal.,ibid,245,65(1982). 6〔〕O.K.Srivastavaetal.,Res.Ind.,27,147(1982). 7〔〕A.N.Ageevetal.,Chromatographia,17,545(1983). 8〔〕余仲建、左育民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5,529(1984). 9〔〕T.A.GoughandC.F.SimpsonJ.Cbromatogr.,51,129(1970). 1〔0J.M.H.Daemenetal.,J.ChromatographicSci.,13,79(1975). l〔l〕S.B.Dave,ibid,7,389(1969). 1〔2〕J.R.LindsaySmithetal.,J.Chromatogr.,148,365(1978). 1〔3〕ACampoC.P.M.G.etal.,ibd,203,271(1981) 收(崭稿日期:1984年9月18日) 同系因子在预测气液色谱保留指数中的应用 王福安 蒋登高 陈 力* 郑(州工学院化工系) 蒋 大 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提〔要〕本文在蒋明谦的同系线性规律基础上,提出了由化合物的同系序数预测其保留指数的方法ā。 并应用所提方法对烷烃、烯烃、炔烃、脂肪醇和酸等五类同系物8种化合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均方根偏 差为1.847。 *本系78届毕业生。80届学生王刚参加了部分工作。 气液色谱字中同系物的保留指数已有许多经验的或半理论的变化规律,如碳数规律、沸点 规律、饱和蒸汽压规律、双固定液规律、交点规律 1〔2〕,热容规律8〕〔;Cи讧д誴poB4〔〕等提出用分 子折射率和亚甲基保留值预测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保留指数;卢佩章等5-〔7〕在液体均一位势 模型基础上,用统计力学方法提出的吡啶ぱ衍生物和异构烷烃保留指数计算方法等。这些规律 和方法的提出,大大推动了气液色谱中同系物的保留指数与分子结构定量关系的研究,为保 留指数的理论预测指明了可能性。但是,上述各方法有的局限性较大,有的又太复杂。因此, 继续研究计算保留指数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根据蒋明谦的同系线性规律8〔〕,来解释 气液色谱字中化合物的保留指数,指出了保留指数与同系序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提出了由 化合物的同系序数预测其保留指数的方法。 按照同系线性规律,同系物的性质 P()与 同系因子 有如下关系: 式中α为能级序数,N为同系序数,A和B为仅与同系物类别有关的常数。考虑到气液色谱中化 合物的保留指数 (不同于化合物的一般物化性质,令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于是得到一个与Kovts的保留指数公式非常类似的方程: I=100N (3) 根据Kováts保留指数的定义9〔〕,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永远是其碳原子数 n()的100倍,即 I=100n (4) 由此,可以看到异构烷烃、烯烃、炔烃、芳烃以及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与相 应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相比较,之所以不同,除了碳原子数的影响以外,还有取代效应,端 基效应以及在化合物分子基干结构中有烯键、炔键、苯环、脂环及氧、硫等杂原子存在时的 异构化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