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苑景区又分为平原区、山区、湖区三部分。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
和树林。草地全为自然生成厚厚的草坪仿佛绿色地毯,甚为美观!万树园
位于平原区的中部。园中立有石碣,上刻乾隆皇帝题“万树园”三字。万树
园中苍松、巨槐、古榆、老柳散植其间,丛草林荫中梅花鹿自由自在的悠
闲散步。还有万树园西的文津阁是仿淅江宁波“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和形式
所建。园内还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现修复为蒙古包度假村,在此住
一宿需430元。蒙古包里还有一座最大的蒙古包原为皇帝的临时宫殿,现为
酒店,味道还不错且数量还挺多的。蒙古包的东面还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
叫舍利塔,是仿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而建的。绿色的原野上气势磅礴,
格外引人注目。
文津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营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 HYPERLINK /view/4112.htm \t _blank 河北省承德市) HYPERLINK /view/6967.htm \t _blank 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
HYPERLINK /picview/273954/273954/0/c87c6ecfc8cc2706f8dc61ec.html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文津阁
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这里曾藏《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HYPERLINK /view/113237.htm \t _blank 弘历(乾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
HYPERLINK /view/273954.htm 编辑本段文化传承
HYPERLINK /view/2677.htm \t _blank 乾隆年间,为了庋藏《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7座皇家藏书楼,其中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承德 HYPERLINK /view/6967.htm \t _blank 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又称北方四阁或内廷四库
HYPERLINK /picview/273954/273954/0/55a628d19a0b01039b5027c6.html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文津阁
。乾隆为文津阁题诗中写道:“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这两句诗最后的两个字分别是“问”与“津”,也同“文津”谐音。在诗注中又说:“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溯,皆由此津逮也。”大意为:追寻文化的源流,继承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现代文化,先要找到它的济渡处。文津即是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渡处。
文津阁建成以后,1782年,《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成书,共誊写了7部,其中一部藏于文津阁。7部 HYPERLINK /view/25649.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随着中国的命运沉浮,只有文津阁内的藏本保存完好。1915年,文津阁本《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由国民政府内务部运归北京,藏于古物保存所,后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保存,遂至于今天,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据国家图书馆的有关史料记载,文津阁本《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于1915年由内务部运抵北平,暂时藏于古物保存所;是年10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前清奏案
HYPERLINK /picview/273954/273954/0/38403f3f091bc3d754e723f6.html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文津阁
,咨行内务部,将其拨归京师图书馆。次年夏天,复将原来的书架交来,计经、史、子、集四部:共103架,6144函,36300册。外有《分架图》4函,4册;殿本《 HYPERLINK /view/2903.htm \t _blank 四库全书提要》20函,124册。经史子集卷帙,以四种颜色将其分别开来。经部为绿色,史部为红色,子部为蓝色,集部为灰色。每册卷首盖有文津阁宝,末页盖有避暑山庄、太上皇帝之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