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当代学生敬畏意识缺失
浅析当代学生敬畏意识缺失
一
2008年10月,国内接连发生了三起弑师案:
10月4日,山西省朔州市二中23岁的教师郝旭东被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
10月21日,浙江省缙云县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途中。
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43岁的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学生付某用菜刀砍倒在讲台边,不治身亡。
三起事件,在教育界无异于一场地震,受人敬重的育人行业顿时成为高危职业,让为师者心存不安。平心而论。弑师事件在任何时代、任何教育制度下都有可能发生,但缘何今天来得如此频繁,手段如此残忍?反观三位受害者,年轻、优秀,并无不当之举,学生同老师的对立为何如此强烈?深思细究,三名学生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了一代人的心态,折射出当代学生的敬畏意识正在弱化甚至缺失。
什么是敬畏意识?敬者,敬重也;畏者,畏惧也。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在我心灵中它们所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的话揭示了敬畏的外延。敬畏意识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持有的一种敬重和畏惧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意识。《大学》有言“知止而后定”,《老子》有言“知止而不殆”。这其中的“止”,就是有所敬畏。儒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主张,都强调了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敬畏。
敬畏之心对人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人的言谈举止,敬畏使人心存感激,多施善行,少做坏事;可以让人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可以使自身的心境和谐,进而使社会和谐、人类和谐。而那些敬畏感缺失的人,当现实处境不顺意时,就会做出过激行为。
弑师案中的三个学生就是丧失了敬畏感的人。首先,他们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法律是一个国家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违背这个规则就会伤及他人的利益,也必然会损害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其次,他们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也蔑视了自己的生命。再者,他们丧失了对人类知识文明的敬畏,而教师正是人类知识文明的拥有者和传播者。
二
弑师者毕竟是少数,然而学生敬畏意识的缺失的确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态。君不闻:辱师者有之,用硫酸泼动物者有之,投江跳楼自残者有之。敬畏意识的缺失并非一时之祸,有其远因近由,不妨从三方面试析之。
1.社会精神价值体系的游移不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的精神价值体系不稳固,缺少一种恒定的、普世的价值取向。
中国不是宗教国家,因而没有可敬畏的上帝。封建社会是威权时代,君王被尊奉为绝对权威,可是在君权的破与立中,意识形态也随之沉浮。好在几千年之中华文明,先哲们构筑了一条让人敬畏的伦理底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敬畏”诠释为对“天”的敬畏,对伦常秩序的敬畏,对道德律令和人道使命感的敬畏。从近代到当代的几次思想变革,对儒家的价值系统形成了冲击。儒家的一些合理精神遭到误伤,传统价值观遭到打击。改革开放一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一方面倡导传统文明,可是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弱势与强势不对称,传统常常败下阵来,让国人无所适从。
既然无可敬畏,则反过来崇尚自我,因此今天成了个性张扬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力求最大限度展示自我,于是“不走寻常路”“非一般的感觉”“我的地盘我做主”“因为爱所以爱”成了经典格言;似乎每个人都在追逐物质的丰裕:似乎除了“我”,其他的都不在视线之内,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敬畏意识只得退守一隅。
精神价值取向的游移不定,具体到师生关系上莫衷一是。传统教育讲究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排列在父母之后,是极受学生敬重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更是将恩师视同父母。社会急遽转型的今天,师生关系到底是传统的师生,还是朋友,甚或是店家与顾客,这些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处于模糊状态。
2.家庭教育的失当
目前,大学生、中学生都属于“80后”“90后”,身为独生子女,不少人在家人的悉心关怀甚至是溺爱下长大。
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不守校规,老师进行教育,学生与老师对立,家长就护短。有的孩子在学校挨了批评,家长就到学校吵闹,指责学校,责备老师。这样做影响了教师的威信,使得孩子更加肆无忌惮。
还有少数家长仗着自己有钱,活动能量大,不顾孩子的学业实际,为孩子择校、选班、挑老师,甚至自定座位、床位。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自觉高人一等,把“钱”与“势”当作尊崇的对象,对学校、老师,知识、规范的敬畏之心也就湮灭了。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养而教之不当,同样是家长的错。孩子在家里不畏父母,在校不敬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手环设计在老年门禁系统中运用.doc
- 智能手机防盗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 智能手环应用于老年群体探究.doc
- 智能手机风暴对移动通信网络影响及应对策略.doc
- 智能技术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出现问题研究与分析.doc
- 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解析.doc
- 智能技术在搜索引擎中应用.doc
- 智能抄表系统无线传感网络设计.doc
- 智能控制在串列轧机TCS系统中应用.doc
- 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分析.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悬挑脚手架、落地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分级护理制度精编PPT课件.pptx VIP
- 梁德清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及评定标准.doc VIP
- 建筑施工技术(千年土木 小筑拾遗)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docx VIP
- ABB.ACS580替换550指南了解.pdf VIP
- 2025年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建筑施工技术(千年土木 小筑拾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docx VIP
- 2023兖矿能源定向委培考试.pdf
- 潮汕工夫茶调研报告.docx VIP
-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生活中的物理”探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