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智深七宗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鲁智深七宗罪

浅析鲁智深七宗罪   摘要:对于水浒英雄人物的理解,自小说问世之日起就成为众多学者毕生的研究方向。然而,对于鲁智深的研究,学界还涉足未深,另一方面,已有的文献学者们也多持肯定态度,本文将主要论述鲁智深的罪过,从而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鲁智深形象。   关键词:鲁智深;“七宗罪”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作为水浒英雄人物的典范,鲁智深这一形象历来受到了众多名家大师的交口称赞。金圣叹先生认为:“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还说“写鲁达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1]聂绀弩先生也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2]   诚然,施耐庵先生把鲁智深塑造成了一个十分经典的文学形象,赋予了他豪爽狭义的性格,坦荡无私的品质,但这并不能抹灭鲁智深心中恶的一面,也就是说在鲁智深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背后仍然存在许多的不完美,这些不完美甚至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杀人放火   如果说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知道生命对于我们的意义,都知道生命的宝贵的话,那么看完《水浒传》,你会发现水浒英雄们可不这样想,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命那么值钱,更何况别人的!   智真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1]   在这种“轻生”思想的熏陶下,梁山英雄基本上个个都背上了几条人命官司。“天杀星”李逵杀人从来不问青红皂白,只图自己杀得是否尽兴,以至于每次杀人都要弄得血流成河,别人劝阻方止;“天伤星”武松血溅鸳鸯楼等。鲁智深亦然,他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郑屠,而后,在瓦棺寺,“鲁智深赶下桥去,把崔道成背后一禅杖”结果了崔道成的性命。且不论郑屠、崔道成是否当死,即便是该死,那也只能由官府来定罪量刑。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鲁智深却视他人生命如蝼蚁、草芥,因此杀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仅仅杀人做得不够彻底的话,梁山英雄们还会放火。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一节中就是这样。鲁智深在杀死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之后,他“再缚几个火把”,把瓦棺寺付之一炬。   杀人放火,罪莫大焉,常人不为。而鲁智深二者占全,由此可见鲁智深从本性上具备了强盗杀人放火的“品质”。此其罪一也。   二、蛮横暴躁   鲁智深在洒脱随性性格的驱动下,其蛮横暴躁的性格展露无遗,具体变现出来就是他的冲动和喜怒无常。   在文章重点描写鲁智深的章节(第二回到第六回),到处都充溢着描写鲁智深发怒的词语。如邀请李俊同去吃酒说道:“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二回)至于经典故事“倒拔垂杨柳”,同样是因为聒噪的鸟叫声扫了他们喝酒的兴,他一怒之下就把柳树连根拔起,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易怒。   至于说他的暴躁,也同样能在这些章节里窥见一斑。在酒楼与史进、李俊喝酒的时候听到金氏父女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而后五台山出寺寻沽,因酒家不卖酒给他,他“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交裆踢着”,喝醉酒之后又和寺里的门僧和尚厮打......(第肆回)   蛮横暴躁、冲动易怒的性格,使得他自己成为了一个易燃的“火药桶”,外界任何一件不合他心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药引”使他爆发,而他又只是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去衡量外界的事情,很少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李俊即是典型)。因此,“天孤星”鲁智深并非“浪得虚名”,他没有多少朋友,更进一步的说:没有人会愿意和这样一个潜在的“易燃易爆品”打交道。   三、交友不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鲁智深肯定是不知道这样的道理的,因为他不懂得交友之道,他不明白朋友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第叁回)“鲁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第肆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陆回)   史进当时是朝廷缉捕的杀人犯,李忠、周通是桃花山上的强盗首领,而张三、李四则是东京市上的地痞无赖,鲁智深却和这样的一些人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推心置腹......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有志同道合一词。可以看到,鲁智深结识的这些兄弟朋友都是道上混的,因此,最终他上道也就不足为奇。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他交友不智所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四、冥顽不灵   佛门净地,向来是古今人物参禅悟道、认识自我的好去处,如宋代杨家将中的五郎杨延昭即是在遭遇家庭变故后遁入空门、虔心向佛的,可是鲁智深却并非如此。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第叁回)   根据小说的著述,鲁智深在五台山、大相国寺等寺中出家时间至少在七个月以上,七个月的清修,暮鼓晨钟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