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早疫病菌拮抗细菌筛选及其抑制作用
番茄早疫病菌拮抗细菌筛选及其抑制作用
摘要:为了筛选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17株促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可有效拮抗番茄早疫病菌的生防菌有2株,其中,菌株FX2的抑菌活性较好,抑制率达到70.52%,菌株LHS11的抑制率为65.34%。菌株FX2和LHS11可通过次生代谢物抑制病原真菌,其中菌株LHS11的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5.40%,菌株FX2的发酵液的抑制率为47.26%。菌株FX2和LHS11能使病原菌菌丝发生不同程度扭曲变形。
关键词:番茄早疫病;PGPR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S 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5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引起,造成番茄叶斑、果腐和茎病变\[1\]。这种真菌病害常大面积发生,造成番茄大量减产,严重威胁番茄生产。尤其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推广的番茄品种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导致早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10%,造成产量损失10%~30%;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100%,产量损失达30%~40%\[2\]。目前,该病害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逐步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大力研发高效低毒且环境兼容性好的植保替代产品。
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源于生物、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病害防治的一个重要途径\[3\]。其中,利用细菌特别是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防治植物病害成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领域。邢?博\[4\]从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菌株719,该菌对番茄早疫病菌株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24 mm,并且菌株发酵液对另外7种病原菌也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王宇婷等\[5\]研究发现,短短芽孢杆菌011菌发酵滤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带宽为5.5 mm,并且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致畸作用。PGPR能通过产生抵抗多种病原菌的抗生素类物质、毒素或诱导寄主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等途径,帮助植物抵抗生物类侵害。因此,筛选高效广适的PGPR菌成为研发生物制剂的先决条件。以前期工作获得的17株菌为原始材料,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的防治作用,以期为该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PGPR菌:Jm170、Jm92、LX191、G、Jx59、Lx22、Lx81、LHS11、LM43、4N4、XX1、XX2、XX5、XX6、FX1、FX2和F14,分离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等植物根际,具有良好的固氮、溶磷及分泌植物激素特性(表1),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表1供试菌株
Table 1Tested strains
菌株宿主植物促生特性固氮酶活性/C2H4 nmol/(m?h)-1溶磷量/mg?L-1分泌生长素/g?mL-1
Bacillus sp.JM170\[6\]苜蓿溶磷58.97178.24.34
Pseudomonas sp.JM92\[6\]苜蓿溶磷75.34132.6047.25
Azotobacter sp.LX191\[6\]小麦溶磷-200.0254.36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G\[7\]小麦固氮180.9--
Bacillus sp.JX59\[8\]小麦溶磷-109.3-
Bacillus sp.LX22\[8\]小麦溶磷-202.0-
Bacillus sp.LX81\[9\]小麦溶磷102.34105.60-
LHS11*\[10\]红三叶溶磷497.70103.510.56
LM43*\[10\]苜蓿固氮510.20-13.91
4N4*\[11\]玉米固氮178.94178.2517.80
注:“*”待鉴定,“-”表示促生特性微弱,其余菌株促生特性尚未发表
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早疫病菌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提供。
培养基:PDA培养基用于真菌培养和平板对峙培养\[12\],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8~20 g,加水至1 L。
LB固体培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