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俗例番租与国家
「明清司法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西元2005 年10 月13-15 日
俗例、番租與國家
——清代台灣岸裡社人和新港社人的田園租業,
1740-1820
Local Customs, Tribal Rents and the State
The Property Rights of Aboriginal Tribes of Anli and Xingan in
Mid-Qing period, 1740-1820
陳秋坤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摘 要
本文擬以清代台灣熟番業主為例,探討民間鄉約俗例,如何影響土著業主
的產權和租佃行為。我們將舉岸裡社和新港社作為例證,分析土著地權的不同
源流;各個部落的坐落和在地權力關係怎樣決定租佃內容和土地分配。我們也
將描述地方官員如何介入部落組織,調解內部糾紛。不過,最主要的部分則是
說明番租的多元類型及其地域特色。我們從實際的契約案例,分析番租的多種
形式及其市場價值。其次,我們比較兩個貧富差距極大的熟番業主,如何經營
他們的田地租業。本文指出清代熟番家戶的番租並沒有一個所謂“典範”模式。
各個部落的番租富于地方色彩,反映當地的地理生態環境和在地的權力關係。
關鍵詞﹕清代台灣 番租 岸裡社 新港社 鄉約俗例
1
陳秋坤
前言
Madeleine Zelin 探討明清時期民間契約行為,指出契約具有明顯的區域色彩;在農業
區和市鎮商業區的契約形式,便有不同規範。其次,契約除了是買賣和租佃關係之外,另
有一層文化成分;各地鄉俗庄規對於田土產權源流和典賣找價行為的認定,都在相當程
1
度,影響契約的執行。 本文認同這種看法,並擬以清代台灣熟番業主為例,探討民間鄉
約俗例,如何影響土著業主的產權和租佃行為。我們將舉兩個熟番部落作為例證,分析土
著地權的不同源流;各個部落的坐落和在地權力關係怎樣決定租佃內容和土地分配。我們
也將描述地方官員如何介入部落組織,調解內部糾紛。不過,最主要的部分則是說明番租
的類型及其地域特色。我們將從實際的契約案例,分析番租內容如何仿照漢人業戶模式,
隨著地塊的改良程度而改變抽租的數額和方式。其次,我們比較兩個貧富差距極大的熟番
業主,指出番租並沒有所謂 “典型”問題;各地部落的番租富于地方色彩,反映當地的地
理環境和權力關係。
一、開墾俗例與產權結構
十七世紀初葉,台灣歷經荷蘭東印度公司(1624-1642)、明鄭東寧王朝(1642-1683)
和清朝(1683-1895)統治,留下許多殖民者的痕跡。例如,在荷蘭人時期,曾對土著部
落施行 “瞨社”辦法,藉以增加稅收,並管制漢人和土著的交易活動。明鄭將瞨社制度化,
變成向土著課徵人頭稅的社餉。清代早期接收明鄭稅收辦法,向歸化熟番課徵一定數額的
人頭社餉;社餉演變成熟番部落的社課稅務負擔。同時,在開荒墾地方面,清代官方曾鼓
勵民人開墾無主荒地,俾能推廣稻作農業,增加地方稅源。一般移民來台尋求草地耕種,
多半採取兩種途徑:其一是向官方申請報墾所謂 “民番無礙”草埔,經過官員勘查,並獲
得近鄰或土著部落的認可,即可取得開墾執照(俗稱 “墾照”),登報為墾戶。由於墾戶
申請開墾草地幅員廣擴,加上官方規定必需在開墾年限6-10 年之內,完成墾荒報陞納稅,
否則撤銷墾照,為此,他們必須招聘大量佃農,進行實際的開墾工作。按照當時習慣,佃
農如果自備工本開墾成田,可享永久佃作權利(俗稱 “永佃”或 “田底”);未來若不願
繼續耕作,可自行轉讓佃作權利給第三者。惟佃戶必須按照約定(包括口頭和文字契約)
繳納租稅。一般而言,開墾三年免租,抵銷工本費用;第四年開始,草埔若開成熟園,每
甲納租谷4 石;水田每甲8 石。稍後,這些墾佃和租佃辦法逐步變成鄉間約定成俗的庄例。
在漢人移民社會之外,另有一種租佃制度發生在土著業主和漢人墾佃之間。十八世紀
初葉,台灣西部帄原大多數草地仍然屬於帄埔族部落的傳統維生領域。移民若要穩定地開
墾、定居,勢必需和土著業主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3课《交通安全》教案.doc VIP
- 哈尔滨工业大学《变频原理与应用》课件-第6章 变频器应用实例.pdf VIP
- 2025-2026小学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 放生(共10篇)完整版.docx VIP
-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970电路》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pdf VIP
-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pdf VIP
- 新型工业废氦气提纯的循环利用.doc VIP
- 推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彰显时代特色:XX大学“十五五”文化创新规划.docx
- 18项核心制度考题.doc VIP
- 绿植租摆服务方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