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史记三家注》对项羽形象的转化与 虞姬形象的深化.PDF
《漢學研究》 0254-4466
第36 卷第2 期民國107 年6 月(2018.6 )頁1-32 漢學研究中心
《史記三家注》對項羽形象的轉化與
虞姬形象的深化
林 郁 迢*
摘 要
黃善夫本《史記三家注》〈項羽本紀〉收錄張守節《史記正義》所引「虞
姬墓」、〈虞姬答歌〉兩條資料,除了使「霸王別姬」有更為完整的故事情
節之外,也讓「垓下之圍」這個段落的敘事密度更加飽滿,而導致原先司馬
遷筆下之〈項羽本紀〉的敘事結構在《史記三家注》中產生意想不到的美學
質變,此不僅深化虞姬原先模糊不清的形象,也轉化了項羽暴虐嗜殺的既有
形象,進而給予後世文學家莫大的創作想像空間,在詩歌、戲劇、小說等文
學藝術上取得豐碩成果。
關鍵詞:項羽、虞姬、史記、史記三家注、史記正義
一、前 言
1 羽
刊於南宋寧宗慶元年間的黃善夫本 《史記三家注》〈項 本紀〉收
2016 年9 月29 日收稿,2017 年4 月5 日修訂完成,2018 年4 月25 日通過刊登。
* 作者係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1 在黃善夫本《史記三家注》刊行後九十年,元前至元二十五年(1288)始有彭寅翁
本問世,然此本刪節注文更甚,較不為世所重,其刪節部分主要為集解、索隱之內
容,正義內容(包括本文所引〈虞姬答歌〉)則與黃善夫本一致(比對係根據現藏
國家圖書館元前至元二十五年吉州安福彭寅翁刊本配補游明刊本劉氏慎獨齋本)。
版本學者業已考證、斷定彭寅翁本是以黃善夫本為底本翻刻。參見張興吉,《元刻
《史記》彭寅翁本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頁82-91 。另可參見張玉春,
〈元彭寅翁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版本系統考〉,《文獻》2002.2(2002.4): 112-
1
2 漢學研究第 36 卷第 2 期
錄兩條有關虞姬的資料,係張守節《史記正義》分別引自《括地志》和
《楚漢春秋》而得,此不僅使四面楚歌中的霸王別姬故事有了更完整的故
事情節,也加重了「垓下之戰」一節的敘事密度,使最初在司馬遷筆下,
羽
僅有「正文」之〈項 本紀〉的敘事結構,在《史記三家注》這部包括
「正文」和「注文」在內的複合式文本中產生美學質變,不僅深化原先模
羽
糊不清的虞姬形象,也削弱項 殘暴嗜血、屠城坑卒、濫殺無辜的原貌,
羽
使項 形象產生意想不到的轉化效果。
羽
〈項 本紀〉向來被視為《史記》文學色彩最濃厚的篇章之一,不僅
敘事生動、結構嚴謹,在人物形象的刻畫及動作語言的表現更是精彩絕
羽
倫,韓兆琦即形容〈項 本記〉是「關於秦末義軍滅秦和楚漢戰爭驚心
動魄的藝術畫卷」;2 而明代學者王維楨(1507-1556 )更早已指出司馬
遷「敘垓下之戰如畫」3 1632-1709
;毛宗崗( )評點《三國演義》嘗言:
羽 羽
「予嘗讀《史記》,至項 垓下一戰,寫項 、寫虞姬、寫楚歌、寫九里
山、寫八千子弟、寫韓信調軍、寫眾將十面埋伏、寫烏江自刎,以為文
章之妙,莫有奇于此者。」4 牛運震(1706-1759 )也說:「垓下一段,
寫英雄盡步,極衰颯,極豪壯,淋漓激昂,是項王全副氣魄,是太史公
異常筆力。」5 則《史記三家注》可謂在「垓下之戰」這篇奇文、畫卷上
再添一筆,注文之中的一曲「美人和歌」,一座「虞姬孤墳」,居然使
得司馬遷筆下驚鴻一瞥的虞美人,赫然擁有深情悲壯的歷史形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