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VIP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A B、C、D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5.下列句子中属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则指最后一天。 B.古人在给兄弟起名字时往往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有序。“伯”指老大,“季”指最小。“项羽季父”即指项羽的叔父。 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古俗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子们要穿针乞巧。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两句说的是同一时间,只是前者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后者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解析:A “既望”是十六,“望”是十五。 * 9 赤壁赋 长江奔流,巍巍西山空遗憾; 赤壁耸立,静静东坡自留韵。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技法提炼 随堂检测 时文赏读 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 苏轼与“三”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 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 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 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 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苏辙、悼亡妻王弗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文本助读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苏轼(1037—1101),字    ,号    ,四川眉山人。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后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潮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病逝于常州。? 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诗词开豪放一派,和南宋的    形成词坛上的豪放词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画上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答案:子瞻 东坡居士 三苏 辛弃疾 1.走近作者 2.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诗文中摘出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 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书李端叔诗后》)这是其被贬生活的真实写照。黄州是长江中游滨江的一个风光美好的城邑,附近有赤鼻矶,误传是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兵破曹操的赤壁。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来赤鼻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两次泛舟游长江,与友人在月夜泛舟赤鼻矶下,面对美好的自然景物,联想起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抒发了内心的无限感慨,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3.备用知识 赋 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的特点: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骈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4.文化积累 (1)“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2)“望”指每月的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六,“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则指最后一天。 (3)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基础积累 1.通假字 答案: “冯”通“凭”,乘 答案:(1)动词,唱 名词,歌词 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2)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动词,眺望 盼望 远看,观察 2.一词多义 答案:(3)往 如同,好像 及,比得上 (4)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因果 答案:(1)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西,向西。东,向东 (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4)名词用作动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