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名医类案失误病案医学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窥名医类案失误病案医学价值

管窥名医类案失误病案医学价值   关键词:失误医案;名医类案;临床经验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1.029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1-0100-03   古代医案除涵盖大量技艺高超、思维缜密的各类成功医案外,也不乏对失治、误治的种种反思。如现存最早的医案文献资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25例“诊籍”中,就有10例死亡病案,其中4例属诊断失误。《伤寒杂病论》涉及误治与坏病的条文达107条之多,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对疾病误治的预防和出现坏病以后的救误策略。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偏见,汉代以后论误治者渐寡,古代医案中多见的是对成功医案的标榜与重复。当前社会对死亡(或失败)病例的讨论已是现代临床医学的常规制度。吸取教训比总结经验更能促进学术发展,故对失误案例的剖析是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不容忽视的一面。   《名医类案》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医案巨著,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笔者以该著为例,对古代误治失治病案,从诊断、治疗和非技术性原因3个方面失误进行梳理,从2500余则医案中对存在各种失误的医案进行遴选(排除预言类或实际未发生的医案,如原文中含有“法当死”“若……必死”之类的医案,排除笼统的“诸医不效”“久治未愈”等内容模糊而无分析价值的医案,排除具有神话或迷信色彩且无具体医家标识的奇闻怪案),最终抽取465例治疗信息翔实但过程存在种种明确失误的医案。基于数据呈现及医案原文的梳理,笔者探析其失误医案的潜在医学价值。   1 临床失误原因   首先,在本次分析的失误医案中,诊断失误355例(76.34%);其次,治疗问题集中表现在选药及治法方面;第三,若排除医生在诊断、治疗环节中因技术而导致的失误,则最需避免的是患者自身因素,多数表现为对医生的不信任,或拒绝服药,或私自改药,或频繁更医,或惑于人言等。见表1。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2012JW76);上海中医药大学教书学术共同体项目(2013JXG03)   在对失误医案大体归类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就“诊断失误”方面,以虚实、寒热、表里、气血、脏腑等为纲,做深入分析。经过对315例错误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排除70例复杂多变和难以简单用纲目要点描述的误诊病例,将剩余的245例错误诊断病例分为寒热误、虚实误、病位误三大类。其中,对疾病虚实的判断失误最常见(75.92%),对于寒热的判断次之(23.27%),在疾病定位方面的失误相对少见(18.37%)。在“虚实误”中,“虚证误作实证”的情况远远高于“实证误作虚证”。提示虚证的诊断在临床上更为复杂,应慎重;关于“寒热误”,多在寒热真假情况出现时容易误判;对于病位失误,内伤病误诊为外感病的情况较多,而其余情况(如气血、脏腑的判断失误)少见,回溯医案原文发现,只有在咳喘类疾病(如肾病误判为肺病)、不寐疾病(如肝胆病误判为心病)等少数病例中反复出现过。见表2。   笔者认为:①临床诊疗中,诊断是首要环节,是正确实施治法,保证疗效,获取患者信任与配合的前提;②诊断过程中尤以虚实判断为核心,准确判断出疾病的虚实状况或许较脏腑定位更能降低诊断失误率,提高临床疗效;③除辨证和选药方面需引以为戒,其他如用药剂量、次序、方法以及患者的信任度等因素均不容忽视。   2 提炼中医理论   通过对465例失误病案的阅读分析,笔者发现案虽有失,但内容不乏闪光之处,甚至包含许多目前中医理论很少触及的侧面。以下仅举数例以窥探失误医案的学术价值。   2.1 冬日伤暑案   《名医类案?卷二?暑》载:“吴茭山治一妇,冬月偶感患……以二陈、补心等药服,不效。延及半月,吴诊其脉,虚而无力,类乎伤暑。众不然之……吴曰:诚哉伤暑也。盖绵套晒之盛暑,夹热收入笥中,必有暑气尚未开泄,今人体虚,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其妇曰:然。遂制黄连香薷饮,连进二服而愈。”   “冬日伤暑”为该案特色。医生初诊时不敢突破“暑邪有季节性”的思维定势,以致毫无疗效。而吴医则能于细微处审察,大胆推测,灵活思辨,在冬季行祛暑之法而见效。   2.2 肾火刑金案   《名医类案?卷三?咳嗽》所载两则薛己医案:其一,“上舍史瞻之,每至春咳嗽……薛曰:此肾经阴火刑克肺金,当滋化源。遂以六味丸料加麦冬、五味、炒山栀,及补中益气汤而愈。”其二,“一男子,夏月咳嗽吐痰……薛以为火乘肺金,用麦门冬汤而愈。”   上述两案均为“火刑肺金”,却非寻常所熟知“木火刑金”,而是“肾火刑金”或“虚火刑金”。这点无论是对理论的探索还是临床实践,无疑都有重要启示,其机理及临床实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拓展。   2.3 肾实有邪案   《名医类案?卷六?胁痛》在“项颜章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