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蒙古族婚礼祝词文化意义
简析蒙古族婚礼祝词文化意义
摘要:祝赞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传统体裁。婚礼祝词中保存着蒙古族人民婚礼习俗的传承,婚姻伦理的思考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 婚礼祝词 文化意史
祝赞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传统体裁。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劳动、人生礼仪、游艺竞技等活动都有祝赞词的祝愿和赞美。婚礼祝词“是将五彩缤纷的各类仪式词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祝贺赞美人生最大的喜事”。
在蒙古族婚礼中婚礼祝词和祝颂人在婚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要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与新郎同去的人除了伴郎、男方家重要的亲家外,一定要有婚礼祝颂人。并且女方家也要邀请婚礼祝颂人参加婚宴。罗布桑却丹描写十九世纪末蒙古族定亲和结亲礼仪的时候说:“祝颂人要跟随新女婿尽到应尽的礼节。男方家的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女方家要组织出迎客人。女家祝颂人要开口问话:‘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人?到哪里去?’男方的祝颂人要回答:‘我们为办喜事而来’双方祝颂人要尽自己的口才对颂。”在婚礼祝词中也有对祝颂人和祝词重要作用的描绘:如:“新娘请来的,是嫩河岸出名的宴歌手;新郎请来的,使科尔沁扬声的祝词家。要对诗呀要对歌,要比箭呀要赛马;诗、镉、箭、马输给咱,你休想把姑娘娶回家。”3蒙古族婚礼祝词不象汉族的喜歌,只是婚宴的点缀和陪衬,而是贯穿于婚礼仪式的各个环节,并且起着引导,推动婚礼向前发展的特殊作用。可以说没有赞词的起承转合,就没有婚仪的变化发展。婚礼祝颂人既要通晓民族历史和风俗习惯,在婚宴上能滚瓜烂熟地背诵成套传统的祝词,又要能触景生情,即兴成章,以他特有的睿智和机敏博得大家的喝彩。据说“在鄂尔多斯,能演唱百首民歌的歌手不乏其人,但找一个深孚众望的祝颂人却比较困难。”一般来说,民间的婚礼祝颂人都会有成套传统祝词的手抄本作为在婚礼上祝颂的蓝本。据蒙古学者策,达木丁苏荣考证,大约在公元十四、五世纪,就有专供祝颂人吟唱的祝赞词手抄本在鄂尔多斯地区流传。婚礼祝词的整理者哈斯毕力格图也提到他曾见过并收藏过三个洪锦祝颂本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婚礼祝颂人是蒙古族婚礼仪式知识、民族历史与风俗、婚礼祝词这一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传承人。婚礼祝词历经几个世纪的流传和演变,混合了不同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崇尚,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婚礼中每个仪式开始前祝酒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的把可汗、诺颜、葛根的称谓放在前面。如求名问庚仪式的祝词“至高无上的诺颜为首;一呼百诺的王公在上;福寿如意的两位亲家;亲朋拥戴的四个伴娘;……”“迎新拜灶”仪式的祝词“浩浩苍天的化身,治国安邦的诺颜葛根;姣姣嫦娥的姐妹,闭月羞花的哈敦福晋:堂堂宫廷的支柱,公主、驸马、安本、大臣;……”送客词:“圣主成吉思汗,乃为天之骄子。为了安邦治国,降生来到尘世。……在这婚宴圆满结束的时候,出入于皇宫御苑,冠冕堂皇的大人;出入于王府衙门,肩披花翎的京肯。屈尊而来的哈本赫衙;高贵圣洁的公子王孙:如花似玉的小姐夫人;有缘有德的亲家母亲家公;济济如云的各位亲朋;……”可见,在蒙古人的心目中王公和僧侣的权威比较大,对他们的尊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而然的,不管他们是否参加婚礼,这些尊重敬爱之词已经成为婚礼祝词这种民间文学作品的自发内容,敬佛与敬奉黄金家族成员已经成为大众生活自发遵循的守则。
蒙古族婚礼有一个非常隆重热闹的仪式,即求名问庚仪式。男方祝颂人为了探听到姑娘的真名和年岁,要使出全身功夫、浑身解数以对付新娘嫂子们避实就虚的种种诘难,直到祝颂人把一切礼仪答复得完美无缺时,嫂子们才将姑娘的真名和属相亮出来。整个仪式的表层意义正如男方祝词家所唱的:“有名的歌手请你回答,这求名宴上,我要问一问姓名,什么属相也要说清。”因为在蒙古族的习俗中,幼辈的名字决不能与长辈相重,哪怕含义相重也是不可以的。而蒙古族作为名字的用语非常有限,使得蒙古族的名字相同的比较多。新娘的名字与婆家长辈的名字相重,必须要另起名字。在不久之前,鄂尔多斯地区尚有新媳妇进门恳请婆婆赐名的风俗。另外,在婚事中两人的属相是否相合也很重要,“蒙古人自古重视十二属相和五行之相生相克,所以提亲必先讲这个。属相和五行相生就可以定下亲事。”但是,求名问庚仪礼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姑娘的名字、属相在定亲的时候男方就已经得知,如果仅是实用的目的,完全不需要在婚宴上耗费时间。但在事实上这个仪式却是婚宴中历时最长、阐释问题最多的一项仪礼,祝词内容涉及民族宗教,历史传说,礼仪规章、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知识,可见。这项仪式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婚礼之隆重和情趣方面的需要。同时,在婚宴之中,也是对年轻人进行民族历史、生产生活知识、伦理道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在求名问庚礼的祝词中就有蒙古族牧民存放生活物品的“红筒”的做法的说明:“捕杀了一头大野牛,剥下它的整皮,放在芒硝缸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