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对策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对策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肉鸡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给养殖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在肉鸡养殖过程中,稍有不慎也易诱发各种疾病,进而降低养殖效益,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病毒性关节炎是肉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当前尚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就会直接威胁到鸡群。因此,要明确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高诊断精确性,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56
当前,养鸡产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阻碍。其中,肉鸡病毒性关节炎就是阻碍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集约化的肉鸡养殖规模,极易由于该病症而导致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降低。所以,就需要增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定期抽样检查鸡群,一旦发现病毒性关节炎,要立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为肉鸡创造一个相对良好、健康的生长环境,让养殖者的收益得到有效保障。
1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理特征分析
1.1 病症概述
病毒性关节炎俗称腱鞘炎,主要是由于禽呼肠孤病毒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关节腱鞘肿大、发炎、跛行,属于病毒性的传染疾病。该病症分布于各个国家,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传染疾病。病毒性关节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呼肠孤病毒科,一般存在于病鸡的粪便、盲肠扁桃体以及跗跖关节中。同时,该病毒能够通过卵黄囊、绒毛尿囊膜感染,因此,也会导致雏鸡在出生时就患病。这种病毒对于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尚无特效药治疗。
1.2 病原学特征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原是呼肠孤病毒,这种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病毒,直径约为70~75nm,对于脂溶剂存在抵抗性,没有囊膜,不可凝集红细胞,抗冷、抗热性较强,尤其是在卵黄内的病毒可以抵抗约为60℃的温度,只有在该温度持续作用10h才可灭活。在-20 ℃的条件下,通常能够存活4 a之久,甚至更长时间。从流行病学的特征看,该种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过病鸡这一传染源,而在鸡群中迅速传染[1]。其中,30日?g以下的雏鸡为易感鸡群,其次为蛋鸡、火鸡,且易感性强弱程度与日龄的增长呈现出反比关系。病毒性关节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蛋种,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30日,在肉鸡感染后,发病时间通常在4~7周,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为5%~6%。
1.3 临床症状分析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毒毒株一般分为多种,并以关节炎、腱鞘炎为主要的病症表现形式,雏鸡则表现为下痢、呼吸道感染、肠炎,并在感染后的30周龄发病。在发病初期,其表现较不稳定,但之后会发展成为关节肿胀、变形,甚至出现单腿跳行、跛足、跪行等异常症状[2]。一般来说,病鸡由于进食、运动受限,其机体较为消瘦,且多伴随发育不良、骨骼畸形、钙化不全等现象,免疫能力薄弱,长期都难以恢复。另外,肉鸡在感染病毒性关节炎后,也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产蛋量降低,并出现畸形蛋,且种蛋受精率会受到较大影响。从剖解病理来看,病鸡的足部跗关节腔内通常存在黏稠渗出物,而周围组织有炎性水肿,关节的上部存在腓肠肌腱水肿,严重时,甚至存在断裂,且滑膜存在少量的出血现象,足部与胫部有腱鞘水肿。另外,解剖病鸡后发现其关节腔内还存在棕黄色的分泌物。若患鸡为慢性病毒性关节炎,其关节内的积液相对较少,但腱鞘韧性会变差,且会出现质地硬化,并与周围的组织产生黏连,甚至关节软骨部位发生糜烂,微血管有出血现象[3]。另外,有的病鸡还存在腹膜炎、肠黏膜炎症状,且肝、肾等内脏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肿大现象,部分病鸡的肝、脾、心肌上还存在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病灶。
1.4 临床诊断分析
在对肉鸡进行初诊时,要结合其流行病学的特征,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性的诊断,一旦发现肉鸡存在流行病学特征,且具有几大典型跗关节肿胀、跛足、足趾畸形现象,通过剖解发现心肌纤维有异噬细胞胶样浸润,且肉鸡发育不良,有关节炎症状,羽毛生长异或是生长缓慢,就要采取果断的措施。目前的鸡病主要以混合性感染为主,因此,症状相对复杂。但若是肉鸡存在多种常见的症状,就要鉴定鸡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通过琼扩试验、酶联吸附试验或是荧光抗体检测等进一步确诊。荧光抗体检测为病原性关节炎一种最为有效、快速的诊断方式,主要是将将病死鸡的肝、脾、腱鞘予以冰冻切片,运用丙酮固定后,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显微镜下若是观测到亮绿色团块,便可确诊。
2 肉鸡病毒性关节炎防治对策
由于肉鸡病毒性关节炎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在当前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要有效控制该病症的传播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2.1 强化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