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七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苍耳七研究进展

苍耳七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对苍耳七的研究进展和开发现状,从苍耳七中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提取物的活性方面介绍了研究成果,同时总结了苍耳七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在天然药物开发方面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苍耳七;天然药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74-02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Parnassia wightiana Wall. pas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Introduced its research results including the compound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structure identification,activity of extract,and so on.Summariz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arnassia wightiana Wall.,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is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medicine.   Key words Parnassia wightiana Wall.;natural medicine;biological activity;research progress   ?n耳七(Parnassia wightiana Wall.),又称鸡眼梅花草、鸡眼草[1],是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苍耳七属(Parnassia,又称梅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西北、西南均有分布,如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2-3]。主要生长在海拔600~2 000 m的丘陵和山上。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因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可以引种作为绿化观赏植物[4]。苍耳七是民间的一种常用中草药,主要功能有清肺止咳、利水祛湿、排石、解毒,主治咳嗽、咯血、砂淋、胆石症、跌打损伤、带下病、外治湿疹、痈疮肿毒等。虽然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应用也很多,但是目前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他活性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深入,相关的报道也相对较少。为了能够更加合理地研究该植物资源,本文从苍耳七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他应用的角度,对苍耳七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1 研究现状   2012年,胡维岗[5]把苍耳七用50%乙醇提取,通过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了4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个已知的甾体类化合物β-谷甾醇,另外3个均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2、3),具体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3对红蜘蛛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其中化合物1在浓度为1.0 mg/mL时,对红蜘蛛的致死率接近50%,化合物3对红蜘蛛活性低于化合物1。   2012年,温新宝[6]采用超声提取法,对苍耳七的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摸索和优化,综合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对苍耳七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了用超声提取法对苍耳七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对4种苍耳七提取物分别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发现水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其他有机溶剂(EtOAc,CHCl3)提取物的总体抗氧化活性。苍耳七的提取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并表现出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高度相关性[7]。   2013年,Tang等[8]以从苍耳七中提取得到的化合物4为母体,进行了结构衍生,得到了5个新化合物(5~9),如图2所示。并对这些化合物对粘虫的拒食作用进行了测定,其中化合物5、7的拒食效果高于化合物4。   2014年,Wang等[9]从苍耳七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0~14为全新化合物,结构如图3所示。   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7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活性和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16活性较为突出,可以作为新的先导化合物,用于开发对农业有重要意义的抗真菌杀菌剂。   2014年,Lv等[10]从苍耳七中提取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化合物17~24),均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图4所示。   为了得到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对8个化合物进行了抗癌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21~23表现出优越的抗癌活性,对5种癌细胞的IC50 值介于11.8~30.1 μmol/L之间,且化合物23是最具抗癌活性的先导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