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与传衍之间关于虬髯客传作者问题再思考.docVIP

肇始与传衍之间关于虬髯客传作者问题再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肇始与传衍之间关于虬髯客传作者问题再思考

肇始与传衍之间关于虬髯客传作者问题再思考   [摘要] 虬髯客故事当来自李世民图谋天下的谶纬传说,后由某位文人写就,并流播传衍为目前所见的十几种版本的《虬髯客传》(其他版本又称《虬须客》、《虬髯客》等)。目前关于该传作者问题的考证,不出张说、杜光庭、裴?三说,但这些结论仅是某一版本的作者或者改编者,并不是第一位写就并定型了这篇传奇的人,而要考证这个人,难度有加,证据不足,由此不必强立结论,应有所阙疑。从宏观来看,这样一部优秀的唐人传奇,其产生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当基于彼时传奇创作水平的提高及文学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虬髯客传》;作者;考证   [中图分类号] I20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511X(2011)03-0088-04      《虬髯客传》是一篇叙事婉转、文辞优美的唐人传奇。这个故事的作者到底是谁?什么时候写就?又出于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很早以来就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时常有相关论述刊载。就在2005年,《东南大学学报》上还发表了一篇卞孝萱先生的长文:《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因早先我也写过相关文字[1]187,所以也再次引发我的思考。   关于这篇传奇的作者,一般有三种看法:编撰《传奇》的裴?、玄宗朝宰相张说、唐末五代时期的杜光庭。已故学术前辈卞孝萱先生2005年的长文,从政治背景角度出发,确指作者就是张说其人,而且指出写就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夺皇位的险恶时期,即“产生于张说自东都遣人献佩刀于玄宗之时”[2]94。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张说与姚崇、宋?Z都是站在李隆基一边的重要参与者,而张说写作《虬髯客传》的用意就是要为玄宗制造舆论,宣传玄宗才是“真命天子”,警告太平公主一帮人臣不要谬以思乱,作乱者就像螳螂之拒车轮,必将覆灭。作者还有其他很多论证,指出张说也喜作志怪,善为小说,且跟玄宗非常亲密,完全有可能借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危机时刻抛出一篇《虬髯客传》,起到宣传造势的效果。   其实,张说是否这篇传奇的作者,王运熙先生早在1958年就做过非常详尽的论述。王先生的《“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指出“张说有可能作了这篇小说”,但是并不肯定,王先生推测“更可能是中唐时代的一位作者所写,托名于张说的”[3]。从上世纪50年代王先生推测张说“有可能”为传奇作者,到2005年卞孝萱先生以“文史互证”的手法确指张说为传奇作者,前后近半个世纪。两位先生均是卓越的学术前辈,他们的论述平实缜密,体大思精,似乎可以为这段公案画上一个令人信服的完美句号。但我们掩卷深思,多少觉得卞先生断定张说为传奇作者,还是推测的成分居多,仍然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支持。   传奇最后一句,虽然各种版本不一,但颇具政治意味,从“螳螂拒辙”的话判断,《虬髯客传》当写就于李唐危难之际,或危难之后若干年。但从李唐创业之初,一直到唐末五代时期,即便是盛唐,朝野间僭越篡权等社会危机未曾稍歇,以此阐明张说、杜光庭、裴?为传奇作者均有说辞,都可以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找出相比附的政治危机,也正因为各有说辞,从这个角度的推测并不足凭。   另外,“螳螂拒辙”的话,更像作者的“情绪表达”,未必一定有强烈的宣传与造势之政治目的。玄宗与太平公主争权的公元8世纪初,印刷术还没普及,传播手段尚不发达,传播速度和影响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效,想借用一篇传奇小说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这样的想法或许略显牵强。当然,卞先生也已考虑到这个问题,以为唐代小说兴盛,且小说叙述生动,感人甚深,其社会效果不亚于宣传造势的符谶祥瑞。但符谶可以是一首童谣,也可以是一句神秘隐语,口头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很快产生造势效果,而一篇传奇少则也有千字左右,至多在朋友之间传写,甚至不如“题壁诗”来得快捷,所以传奇能否迅速产生“轰动”效应和“政治影响”还值得斟酌。而从文本流传的角度分析,张说是否传奇的作者,也不能给我们肯定的答复。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较早署名张说的《虬髯客传》,是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所引《豪异秘纂》中的《扶余国王》①及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一一二所载的《虬髯客传》。   《豪异秘纂》又名《传记杂编》,一卷共录五事,除了《扶余国主》,余者为郑文宝的《历代帝王传国玺》、从孙无释的《祖伯》、罗隐的《仙种稻》、王仁裕的《蜀石》。其中“从孙无释”及其“《祖伯》”无可考论,遍检各种典籍未见任何踪迹。据张宗祥《说郛校勘记》,1952年张先生获休宁汪季青家所藏明抄残本二十五册《说郛》,此本“从孙无释”上有“高宋”二字,合则为“高宋从孙无释”,李定广先生猜测“宋”或为“宗”之误,其意难解,不得而知。罗隐《仙种稻》不传,据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篇名或与《十洲记》所云“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之事有关[4]593。   《说郛》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