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强直型帕金森病辨证论治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强直型帕金森病辨证论治体会

肌强直型帕金森病辨证论治体会   【摘 要】 肌强直是指椎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同时增高,表现为行动缓慢,姿势反射障碍,晚期出现冻结步态等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文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肝阴亏耗型、阳虚寒凝型和痰瘀阻络型,并按此三型进行处方用药,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肌强直型帕金森病;辨证论治;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1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45-02   Abstract:Myotonia refers to vertebral body lesions, muscle tension caused by the synergistic muscle and antagonistic muscle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joint movement, hypermyotonia consistently showed slow postural instability, late freezing of gait and other symptoms, i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This paper o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divided into liver Yin deficient type, Yang deficiency type and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in TCM, and prescription drugs according to the type three,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Myotonia of Parkinson Disea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pplication Experience   肌强直型帕金森病是指椎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同时增高,在关节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一致,表现为行动缓慢,姿势反射障碍,晚期出现冻结步态[1],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一旦患病,终生服药,病程持续进展,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西医对肌强直型帕金森治疗方法单一,副作用大,代价高,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故依从性差。中医临床对肌强直型帕金森的治疗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取得显著疗效。笔者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辨证治疗   1.1 肝阴亏耗型 肝主藏血,“罢极之本”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若肝有病变,肝血不足,筋膜失养,虚风内动,可引起肢体麻木,运动不利,关节活动不灵或肢体屈伸不利,筋脉拘急,肌肉僵直,肢体震颤,行动迟缓;又肝肾同源,肝血亏虚,子病及母,肾主骨生髓,加重肌强直。尤其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情志不畅,肝木乘土,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加之频繁的应酬及熬夜,更加暗耗阴血,胶结缠绵,发为本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宜益气养血,活血柔肝,濡养筋脉,自拟方滋阴柔肝方加减。(生地、山茱萸、白芍、鸡血藤、当归、枸杞、川楝子、甘草)。   病案:患者刘某,男,59岁,于2015年6月13日门诊就诊,主因“左侧肢体僵硬1年余,加重半月”。患者为某行行长,因平时应酬多,过度熬夜暗耗肝血,1年前渐出现左侧不自主抖动,自认为饮酒所致未在意,然逐渐加重不能自已。症状:左侧上下肢体僵硬,行走时渐进性缓慢,且明显拖地,心烦失眠,焦虑不安,郁郁寡欢,视物模糊,口干口苦,纳可,眠差,小便频,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弦细。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象,中医辨证为肝阴亏耗证,选用上方:生地15g,山茱萸20g,白芍30g,鸡血藤30g,当归10g,枸杞10g,川楝子6g,甘草3g。方中生地、枸杞滋阴补养肝血;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活筋;川楝子补肝疏肝相结合;本方顾及“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以补为主,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而无滋腻碍胃之弊,共奏滋阴柔肝之功效。2015年7月19日复诊,肢体僵硬减轻,头晕,仍视物不清,心烦失眠,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脉细。在原方基础上加菊花20g,酸枣仁30g,天麻15g,枸杞子加至25g,何首乌15g,火麻仁20g。七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服。   1.2 阳虚寒凝型 肾主骨生髓,为“五脏阴阳之本”。“年老体弱”、“久病及肾”损及肾阳,阳虚日久,阴阳互根互生,阳损及阴,稍有饮食不慎、外感等,阳虚无力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