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_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研究.docx

“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_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 “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研究 摘要 在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氛围较佳的情况下,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究竟是“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本研究以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证实了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个体企业的影响。在控制了个体及行业层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后,整体上行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个体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传染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关系,同行其他企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国有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但却无法影响非国有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非国有企业的传染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责任行业敏感度会增强所在行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非国有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了国有公司跟风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顺应潮流”,而非国有公司更多的是“投机取巧”。在对内生性等问题进行多种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也从关系网络的视角有助于加深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传染机制的理解,而且在实践方面为提高个体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传染性;社会关系网络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CSR)就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企业的CSR行为,比如企业需不需要承担CSR、承担什么样的CSR、CSR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等等。其他一些文献则重点研究驱使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Jensen[1]发现,委托代理问题也广泛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即管理者为了建立和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的声誉,将企业资源用于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Kitzmueller等[2]认为具有道德、环境责任感的股东也会导致企业从事CSR活动。除了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也能导致公司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周浩等[3]认为行业市场竞争能影响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不过这种影响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而是体现在行业差异上。那么,不同行业的平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是否也会对个体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传染”效应呢?Manski[4]就社会关系网络效应的经典文献中提出,群体其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改变个人自己的行为。Bizjak等[5]发现关系网络具有“传染效应”(Contagion),即网络可能会导致个体行为的相似性。如Fracassi[6]研究发现董事会关系网络会使得企业间的投资策略趋同,Brown[7]认为社会关系网络会导致企业间避税行为趋同。与关系网络的“传染效应”相关的文献逐渐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但是国内鲜少文献研究这种“传染效应”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的名言,如今更有“中国式过马路”、股市“羊群行为”、“日本核泄漏期间中国疯抢碘盐”等现象,因此中国关系网络的“传染”效应可能比国外更强。刘斌等[8]研究发现社区其他居民的平均幸福感会“传染”给社区内的个体居民。李磊等[9]发现社区其他居民的平均肥胖程度会“传染”给社区内的居民。陈仕华等[10]认为董事网络可能导致企业慈善行为的趋于一致。钟田丽等[11]发现,同行其他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会对行业内个体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严重缺乏企业社会责任的事件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企业,更多的是是以行业性的责任缺失事件出现,这种行业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传染性对社会的道德底线和诚信机制破坏性更大;而汶川、雅安地震期间各行各业的竞相捐款,行业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传染又极大地彰显了人性的爱和正义。因此,同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到底会不会传染,在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较佳或者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究竟是“顺应潮流”(选择盲目从众)还是“投机取巧”(选择有利可图)?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此外,由于不同产权结构的利益诉求不同,非国有企业主要追求经济利益,而国有企业更加注重政治形象,因此不同的产权结构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效应产生影响呢?在企业社会责任传染效应里面是否国有企业会更加偏向于“顺应潮流”而非国有企业更加偏向于“投机取巧”呢?Godfrey[12]和Koehn等[13]研究表明企业进行慈善目的是想掩盖或者转移社会公众对其背后内在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的关注,从而使由此导致的声誉损失下降。因此对于善于“投机取巧”的非国有企业而言,像石油化工等社会责任敏感度高的行业是否会促进其所在行业平均社会责任的“传染”效应呢? 因此,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为切入点,根据沪深A股非金融、房地产公司数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效应问题。研究发现,从整体上

文档评论(0)

江南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