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特点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余 柏 青湖南师大二附中副.ppt

高考试题特点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余 柏 青湖南师大二附中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试题特点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余 柏 青湖南师大二附中副

* i * * 1.要大力加强高考历史原题研究,全面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2015年高考第40题对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和宋代理学的内容进行考核,是2014年选择题宋明理学本性考核的继续与发展。如果教师对高考原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寻找命题中有规律的内容和思路,对指导考生复习将会更具有针对性。 2. 科学处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学术性问题 2015- 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历史课程就教育学的角度,最高的境界是生命化,历史课程就历史学的角度,最高的境界则是学术化。 高考命题,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专家,一是学术派,认为教科书的有些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应该去伪存真,希望通过高考纠正传统的谬误;二是唯教材派,这一派没有真正的历史学术观,求真精神不够,命题态度不端正,导致题目质量严重低劣,这主要是以省命题的高考试题;三是混合派,讲究学术,又兼顾教科书的历史现实,这一派的好处是引导教师和学生回归历史教科书,使难度和考查对象得到控制。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试题沿袭前几年的命题风格,高考命题专家也没有刻意回避热点。选择题第30题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筹完成中国沿海要塞,大规模构筑重要军事要地和交通防御工事等具体事实,来说明国民政府在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没有消极抗战,而是对日本有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该题充分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前的表现,对传统教科书主要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抗日战争作了重要的补充,以引导考生更加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的抗日战争。 对于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整个过程中的态度和贡献,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更多,充分肯定了国民政府的表现,对蒋介石也给予了更符合历史客观的评价。 我们可以对蒋介石在抗战问题上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的战备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中国政府抗战的战略影响和抗战形势图进行时空推演。我们可以站在学术的高度,对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中国近代经济的课程设计的新颖化。 (1)十月革命”教科书谬误程度触目惊心。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冷的知识点要关注,如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共产党宣言》等。 (2)北洋军阀时期,教科书描述为一片黑暗,而学术界则给这一时期很高评价。2015年出了一道阶段特征题,不排除2016年出一道综合题。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解读。 ? (4)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近代以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的变化,动力是什么呢?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任东来:“自中世纪结束、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开始冲破地理的界限和人为的阻隔,痛苦而又坚定地走上了全球化的不归路。过去的五百年,沧海桑田,天翻地覆,世界的面貌为之巨变。 世界的全球化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帝国主义阶段,以武力推进为主。西方列强主要是以武力和殖民主义强行将封闭国家纳入世界体系。这一阶段充斥着战争、划分势力范围与独占。谁最先觉悟,认清世界大势,谁就能跟上西方列强的步伐(如日本);谁抗拒这个大势,谁就会付出巨大代价(如中国)。 第二个阶段:全球化主要以和平协约的方式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由自发走向自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民主化不断发展,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世界一体化不断加深,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创立是划时代的大事。 从全球化角度看“门户开放”与“利益均沾”政策。 (5)中国传统经济的停滞与陷阱 金观涛:“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伊懋可:“高度均衡陷阱”与“水利陷阱” 高度均衡陷阱:中国经济在宋代已经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传统框架内已经相当成熟,但到了明清时期,技术进步停止了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剩余,亩产量和人均产值都处于停滞。要打破停滞,就要增加投入,刺激技术进步。由于没有剩余,就不能增加投入,于是没有技术进步,只能造成生产继续停滞,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所谓“高度均衡陷阱”,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不可能跳出这个陷阱。 水利陷阱:中国缺乏水资源,河流多泥沙,降水量分布不均,森林植被少,所以历朝历代都会花大量人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