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尊黄运动及其文化意义.docVIP

辛亥革命前后尊黄运动及其文化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前后尊黄运动及其文化意义

辛亥革命前后尊黄运动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志士们曾掀起过一个“尊黄”运动。其表现为:尊黄帝为“人文初祖”,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力求以黄帝的大道精神来确立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尊黄”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加速了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封建文化体系的崩溃;促使孙中山及其辛亥志士们思想主张的形成,更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尊黄”运动使长期不为人们重视的黄帝文化超越了整个中世纪而在近代得以新生。   关键词:黄帝文化;辛亥革命;孙中山;“尊黄”运动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1)06―0013―05   收稿日期:2011―03―15   作者简介:刘学智,男,陕西西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使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境况,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途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志士仁人,一面努力向西方学习,一面也在尽力挖掘中国历史传统中有利于社会变革的文化因素。在这一潮流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这些人在批判传统礼教的过程中,都表现出对黄帝及其文化的普遍认同,从而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尊黄”运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加以思考,也许有利于我们从文化层面对辛亥革命做出新的解读。   首先,事实表明,在100年前的辛亥革命前后,确实曾掀起过一个“尊黄”的运动,孙中山及其同仁不仅认同和歌颂黄帝,而且高举黄帝的旗帜,进行团结华夏民族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尊黄帝为“人文初祖”,并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早在20世纪之初,在中华民族面临被西方列强一再瓜分而陷入沦亡境地的危急关头,许多有识之士为唤起国人的民族自觉意识,以追溯民族本源和文化寻根的方式,将数千年历史记忆中黄帝创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形象,输入到近代中国广大民众的集体:意识之中。1903年夏天,刘师培以“无畏”之名,在《国民日日报》发表《黄帝纪元说》一文,主张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他指出:“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是则黄帝者,乃制造文明之第一人,而开四千年之化者也。故欲继黄帝之业,当自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始。”他强调说:“这就是学习日本立国以神武天皇纪年,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以黄帝纪年,史已有之。《竹书纪年》日:“竹书纪年,起始黄帝。”但此后中国历史一直沿用王朝帝号与干支相结合的纪年法,黄帝纪年未见实行。在辛亥革命前后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唤起国人的民族自觉意识,人们重新提起并强调使用黄帝纪年。当时进步刊物《江苏》杂志第3期刊登“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并公开而明确地改用黄帝纪年。同时,《中国白话报》亦连载《黄帝传》。为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于此时就使用过黄帝纪年。在当时发动推翻清帝统治的诸多革命活动中,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等,就一直采用黄帝纪年。宋教仁于1905年也撰写《纪年之意义》《中国新纪年》等文章,主张用黄帝纪年。他鉴于当时对纪年的具体年代说法不一,参考《皇极经世》《通鉴辑览》诸书,考定黄帝即位元年为癸亥年,距1905年己巳年已有4 603年。到辛亥革命之后的1911年12月31日,在中华民国成立之际,各省代表会议才将黄帝纪年改为阳历(即公历),但其元旦日的确定仍是以黄帝纪年推定的。该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全国:“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组织和领导的同盟会也一直依中国的历史传统,尊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以黄帝肇造的民族国家制度为中华开国之始。   第二,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的志向而奋斗。1904年,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其《猛回头》书之扉页刊登黄帝的画像,并在像后题文,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并以此激发民众的觉醒,呼之日:“昆仑高高兮,江水清清,乃我始祖所建国兮,造作五兵。我饮我食兮,无非始祖之所经营,誓死以守之兮,决不令他族之我争!”表达了对黄帝最早创建民族国家功绩的歌颂之情,以及对黄帝关怀民生的感恩之心,同时也表达了抗击异族、强我中华的意志。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之前身),也采用了陈天华所刊登的黄帝画像,并配题词日:“起昆仑之顶兮,繁殖于黄帝之浒。借大刀与阔斧兮,以奠定乎九有。使吾世世子孙有啖饭之所兮,皆赖帝之栉风而沐雨。嗟吾四万万之同胞兮,尚无数典而亡其祖!”此以黄帝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