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概况
关键词:针灸;膝骨性关节炎;分子生物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67-02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为主要特征,并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及关节周围结构的慢性病。目前针灸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重要手段,故研究者多将研究方向转向其治疗机制。
1针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丘德兴[1]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白兔分组进行针刺、电针及温针治疗的实验,发现3种疗法均能降低关节腔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由此考虑针灸疗法通过降低IL-1β及TNF-α的表达来减少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降低滑膜炎症、软骨细胞变性和骨的吸收,改善关节软骨生存的微环境,延缓软骨退变。李赛波等[2]发现电针治疗可以降低大鼠关节软骨IL-1β-mRNA的含量,认为电针可以通过抑制关节软骨组织IL-1β在分泌与转录水平的表达而缓解膝关节软骨组织退变,从而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吴耀持[3]研究发现电针可下调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其受体含量来改善模型鼠的骨关节。吴冬[4]发现艾灸能下调过高的TGF-β1水平以此降低软骨I型胶原的合成,延缓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王玉[5]的研究表明艾灸治疗可下调膝关节OA软骨中过高的TGF-β1.TGF-β3水平,从而减少骨赘的形成。
2针灸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徐欣等[6]发现温针可以降低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滑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浓度,减轻MMP-3对软骨基质的破坏。蹇睿[7]发现电针可减少兔OA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促使软骨细胞重排,对OA有积极的治疗作用。郑秀存[8]观察各组针灸治疗后的关节液发现其软骨面基质中MMP-1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显著增高。由此可以推测针灸治疗可以在下调MMPs的表达的同时上调TIMP-1,加强对MMP-1的活性的抑制,减少MMP-1对关节软骨的损害,增加其修复能力。
3针灸对自由基的影响
黄剑等[9]发现电针或手法治疗后均可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动物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以降低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的交联聚合,从而避免了氧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对局部的损害;同时,通过治疗还使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减轻NO对关节软骨和滑膜的损害。
4针灸对脂肪因子的影响
吴少鹏等[10]发现温针可以降低肥胖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瘦素含量,推测温针亦可降低关节中瘦素的表达,降低关节中骨赘的形成,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和胶原。而吴明霞等[11]实验发现电针可以促进木瓜酶造模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C素的分泌。两者对患者与动物模型的血清瘦素产生的不同影响,前者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降低了血清瘦素含量,后者在改善模型关节软骨的同时,增加了血清瘦素含量,但二者均未对关节组织瘦素含量进行测定,故其中机制尚需研究。
5针灸对内啡肽的影响
郭长青等[12]实验发现针刀治疗组海马中L-ENK含量较模型组升高,中脑亮氨酸-脑啡肽(L-ENK)含量较模型组降低,认为针刀松解法可促进海马L-ENK的生成,增强端脑水平的镇痛作用,促进中脑L―ENK下行释放。陈幼楠等[13]通过观察电针及针刀松解干预后上位中枢不同部位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发现针刀及电针干预后β-EP含量在海马区增高,而在延髓、丘脑、下丘脑、垂体等部位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由此猜测电针及针刀可以调节传入脊髓水平的伤害性刺激信号,增加β-EP的下行释放,达到镇痛的效果。钟鼎文等[14]则发现针刀可以使大鼠脑内β-EP受体的亲和力升高,认为针刀松解法在中枢痛刺激信号传入减少的情况下维持了受体亲和力升高的调制水平,利于镇痛作用的发挥。
6针灸对玻璃酸钠的影响
李卓东等[15]实验证明艾灸可使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滑液中玻璃酸钠含量升高,使血清中玻璃酸钠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为艾灸减少了关节内由于炎症反应进入血液循环的玻璃酸钠,增加了对关节软骨的保护,阻止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减少化学物质对痛觉感受器的刺激。
7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因的表达构成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生理病理物质基础。谭从娥等[16]认为温针可以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实现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试验结果表示:退火素A1、乳铁传递蛋白等基因显著上调,免疫功能因此得到提升;II型cAMP依赖性调节性蛋白激酶B链及DEAD/H框多肽5基因得到上调,提示温针可以提高患者基础代谢;早期生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