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NDMA形成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docVIP

饮用水中NDMA形成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用水中NDMA形成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NDMA形成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指出了二甲基亚硝胺(NDMA)是强烈致癌物质亚硝胺中的一种,近年来研究发现饮用水氯化消毒之后会产生NMDA,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介绍了NDMA的理化性质及其形成机制,阐述了去除NDMA的几种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NDMA);形成机制;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   1 引言   2 NDMA形成机制   2.1 NDMA基本性质   3.5 生物降解作用   NDMA还可被生物降解。在一个有氧的填充丙烷的膜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赤红球菌EV425[18],当NDMA以8μg/L~80μg/L的浓度范围流入反应器中,经4个月以上的降解后,流出的NDMA的浓度小于10ng/L,该处理技术对NDMA的去除率达到了99.9%以上,有效地去除了NDMA。当向水中加入三氯乙烯时,会导致出水时NDMA浓度很显著迅速增加,这是因为三氯乙烯使生物细胞中毒,使生物活性降低。所以若水中含有三氯乙烯时,应在水进反应器前,先对水进行预处理,将水中的三氯乙烯处理掉。总之,填充丙烷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法也是一种去除NDMA的可行的处理技术,但是这种方法的处理周期很长并且它的工艺化与经济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虑。   3.6 金属还原法   曾经有研究使用零价铁来催化还原NDMA[19],产物是DMA和铵,反应符合模拟的一级动力学,但是要比还原卤素化合物慢得多,半衰期达到13h。比较长的半衰期就要求比较大的反应床体积来提供足够的接触时间,因此用铁催化还原不实用。用镍联合铁来还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0]。   Matthew等使用粉末状的金属催化氢气来还原水中的NDMA[21],其中胺基发生断裂还原成DMA。实验采用双金属催化剂,将两种表面活性不同的金属联合使用以获得较好的反应效果。实验表明,当使用10mg/L的粉末状钯、铜/钯、镍进行催化时,NDMA的降解半衰期大概是小时数量级。对于起始浓度为100mg/L的NDMA,所用反应都呈模拟的一级动力学变化。虽然金属联合使用能有效降解NDMA,但是安全问题可能会限制金属催化还原法的应用。   4 展望   NDMA处理方法大都是属于末端处理,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可从根本上减小对饮用水的氯化消毒强度,亦会减少NDMA的形成。   探讨饮用水氯化消毒时NDMA形成机制,通过对在氯化消毒时条件的适当控制减少NDMA的产生。DMA是NDMA重要的前体物,可先通过预处理先将DMA除去,再进行氯化消毒,或将条件控制在抑制NDMA生成的条件下。   另外采用技术组合起来对饮用水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NDMA的去除率。如将紫外线与臭氧结合起来对饮用水进行处理,不仅NDMA的去除率会大大提高,而且还会大大抑制NDMA的再生[22]。   参考文献:   [1] CA DHS, 2006. A Brief History of NDMA Findings in DrinkingWater Supplies and Related Activities.(accessed December,2006).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   [2]Zolfigol, M.A., Choghamarani, A.G., Shirini, F., et al. Chemoselective N-nitros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under mild and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J].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01,31:359~365.   [3]Pesticide and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Branch,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ublic Health Goal for N-Nitrosodimethylamine in Drinking Water [EB /OL].   [4]Mitch, W.A., Sharp, etal.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 as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nt: review[J].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3,20: 389~404.   [5]C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