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人文素养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
浅谈人文素养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生物学教育应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开展生物学教育的同时,要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让生物学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关键词 生物学教育 人文素养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生物学教育应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世界基础教育培养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应该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教师在传授学生生物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生物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渗透以下几方面的人文素养。
1 挖掘生物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上面没有生物,直到38亿年前地球上才开始出现了原始的生命,然后经过极其漫长的进化,生物经历了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历程,才进化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最后出现了拥有高等智慧、高级情感的人类,这体现了生命的伟大性和珍贵性。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轻生、沉溺于网络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正是缺乏生命教育的后果。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命规律,了解并掌握爱惜自己生命的基本知识,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比如在讲解“人类的遗传病”这一节时,教师可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几幅遗传病患者的图片,如21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等,再要求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应珍惜自己的生命。
再比如讲解“群落的演替”时,教师描述:小草虽被践踏,但生命仍然顽强不息,正所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何况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呢?
2 展现生物学中蕴涵的美学价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色彩斑斓,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生物学教育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感人、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古往今来,歌颂自然、赞美生灵、热爱生活的诗歌,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诗歌为学生展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如讲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教师用Flash展示萤火虫闪闪发光的场景,并伴随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情景交融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听到这样的诗句,学生自然领略到生物的美丽。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就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乙烯的功能时,教师可以引用苏轼的“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然后提问,这里的“气”究竟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就达到教师预期的高度。讲到细胞器的分工与协调配合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和谐美和有序美。讲到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中蕴涵的对称美。另外在学习DNA在复制时采取边解螺旋边复制的方式,并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复制的差错率降至最低的限度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体现的严谨美。
3 注重生物科学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耐挫意识
当前社会竞争比较激励,在唯分数论的今天,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科学知识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的学生都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伴随而来的却是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差,耐挫能力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挖掘前人发现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艰辛过程。
譬如在讲解“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可提到整个发现过程从达尔文到温特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历时半个多世纪,最终才弄清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理。孟德尔研究遗传学两大规律的过程更是充满了艰辛,他从1857年至1865年连续8年进行豌豆杂交试验,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材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当他于1865年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并在布隆博物学会上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分两次作报告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论文在他去世16年(即1900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巴甫洛夫在研究反射的形成时,由于条件简陋,缺乏经费,同事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体系培训专项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超细镁铝尖晶石粉体制备及在钢中冶金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VIP
-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研究.doc VIP
- 气管切开护理ppt课件(最新完整版).pptx VIP
-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doc VIP
- (正式版)-B 11291.2-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docx VIP
- 一种利用正硅酸乙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pdf VIP
- ISO22716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准则.pdf VIP
- 一种超纯硅酸钠的制备方法.pdf VIP
- 一种高纯正硅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和生产系统.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