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大作业_南航_智能控制》.docVIP

《遗传算法大作业_南航_智能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遗传算法PID控制器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201 年 月 日 PAGE \* MERGEFORMAT8 一、题目要求 考虑如下某水下航行器的水下直航运动非线性模型: 其中为水下航行器的前进速度, 为水下航行器的推进器推力,为水下航行器的输出,航行器本体质量、附加质量以及非线性运动阻尼系数分别为。 作业具体要求: 1、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或PID控制器(任选一)。 2、分析采用遗传算法前后的控制效果。 3、分析初始条件对寻优及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分析系统在遗传算法作用下的抗干扰能力(加噪声干扰、加参数不确定)、抗非线性能力(加死区和饱和特性)、抗时滞的能力。 二、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1.遗传算法的水下航行器模型 采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其中水下航行器模型采用如下函数实现,通过调用ode45()可以求解此非线性模型。 % function dy = UnderwaterVehicle(t, y, u) m = 100 ; ma = 15 ; k = 10 ; dy = (u - k * abs(y) * y )/(m + ma) ; % 2.最优指标的选取 为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动态特性,采用误差绝对值积分性能指标作为参数选择的最小目标函数。为防止控制能量过大,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控制输入的平方项。选用下式作为参数选取的最优指标: 其中为系统误差,为控制器输出,为上升时间,、和为权值。 3.遗传算法中相关参数的设置 (1)遗传算法中使用的样本个数为30; (2)PID控制器参数Kp的取值范围为[0,2000],Kd的取值范围为[0,100],Ki的取值范围为[0,500]; (3)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为Pc=0.9和Pm=0.3; (4)取,=0.001,=2.0; (5)设置进化40代。 相关代码的编写如下,详见文件夹的m文件。 Size_of_Sample = 30; CodeL=3; % Range of Kp MinX(1)=0*ones(1); MaxX(1)=2000*ones(1); % Range of Kd MinX(2)=0*ones(1); MaxX(2)=100*ones(1); % Range of Ki MinX(3)=0*ones(1); MaxX(3)=500*ones(1); G=40; BsJ=0; Ji(i)=0.999*abs(error(i))+0.001*u(i)^2; B=B+Ji(i); 编码方式采用浮点编码,经过40代进化,获得的优化参数如下:PID整定结果为Kp=103.7688,Kd=6.8640,Ki=50.4850。其中,代价函数J的优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代价函数J的优化过程 同时,得到在整定后的PID参数下的阶跃相应如下图2所示: 图2 系统阶跃响应 三、初始条件对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考察遗传算法的初始条件对PID参数寻优和控制效果的影响。 (1)设置Kp的取值范围为[0,1000],Kd的取值范围为[0,500],Ki的取值范围为[0,10],仿真结果如下: 图3 系统阶跃响应 (2)保持变异概率Pm不变,设置交叉概率Pc=0.95,仿真结果如下: 图4 系统阶跃响应 (3)保持交叉概率Pc不变,设置变异概率Pm=0.2,优化求解及仿真结果如下: 图5 系统阶跃响应 由以上三组遗传算法优化对比可知,遗传算法的初始条件对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多次寻优,参数取值范围可以根据上次求解最优值适当缩小,进而可以大大缩短寻优时间。交叉和变异概率对寻优过程也有重要影响。 四、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的性能分析 考察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的抗干扰、抗非线性和抗时滞能力。 (1)抗噪声和不确定性干扰的能力: 图6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图7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从仿真结果可知,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对量测噪声和模型参数不确定的能力较好。 (2)抗死区和饱和非线性干扰的能力: 图8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图9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从仿真结果可知,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对死区和饱和非线性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PID控制器仍能保证获得不错的控制效果。 (3)抗时滞非线性干扰的能力: 图10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图11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阶跃响应 通过仿真可知,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能应对0.1s的时滞,但是当时滞为0.2s及以上时,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点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