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下噪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概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水下噪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概述
杨德森 时胜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01)
1 引言
声波是迄今为止唯一可在海水介质中有效远距离传递信息的载体,因此声纳是水下唯一
的远程探测手段,舰艇和水下武器系统的噪声,成为影响其隐蔽性的主要因素。隐身技术是
减缩和控制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各类特征信号,使自身难以被发现、跟踪、识别和攻击,
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同时提高舰载声纳的探测能力;而对于鱼雷,降低其辐射噪声,可提高
鱼雷攻击的隐蔽性,而且有利于线导鱼雷准确捕捉和跟踪目标,提高鱼雷攻击的命中率。由
于这些军事上的应用,水下噪声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处于广泛和快速的发展之中
从噪声产生的机理上划分,水下噪声分为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三大类,
为了有效治理噪声和评价减振降噪的效果,合理分配噪声指标,必须定量地综合确定各类噪
声源的贡献,并根据贡献的大小提出噪声控制的具体指标,因此水下噪声的测试分析是不可
缺少的环节。
2 机械振动噪声和控制
2.1 机械振动噪声产生的机理和预报
机械噪声是由主辅机及其系统工作产生的水下噪声,主机、辅机运转不平衡力和机械零
件连接耦合的不平衡或摩擦等因素是引起机械结构振动的主要力源。多激励源同时存在时,
源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耦合共振形成很强的共振声辐射。
对水中大型复杂结构的振动和辐射噪声的准确预报极为困难。在实际中,对大型复杂
结构的局部结构往往简化为简单形式结构,如:无限大板、圆形板、矩形板、球壳、圆柱壳
或加周期性的肋条等。由于这类结构表面和正交坐标系的坐标面吻合,所以可用振动模态法
求解[1]。多数情况无法采用解析法,甚至形式解也无法给出,一般采用声场测量与理论计
算相结合方法分析计算,采用 Helmholtz 边值积分方程离散化或近场适配等方法进行声场预
报[2]。更一般的振动和辐射声计算、分析方法是采用理论建模、有限元法近似和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近似数值计算以及差分法计算[3-5] ,可采用的软件有 ANSYS 有限元和
SYSNOISE 边界元等[6]。
如果结构形状具有轴对称性,可采用传递矩阵-有限元、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还可
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及有限元-有限元近似。对大型结构高频情况,采用有限元-流体有
限元-球函数级数展开的近似方法计算[7]。还可采用解析法、数值计算方法和解析/数值混
合计算方法进行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的预报。当频率较高振动模态频率密度较大时,采用统计
能量流法进行结构振动预报[8]。
2.2 结构噪声的控制
结构噪声的控制一方面考虑选用低噪声设备,研究安静型动力技术;另一方面采用消声
和隔振技术。在回波声隐身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是采用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等技术。采用综合
优化措施,全面提升机械噪声的控制水平,才能有效地实现舰艇和水下武器系统的安静化。
1
2.2.1 声源控制和优化设备布局
噪声控制首先应对声源控制。选用低振动和低噪声机械设备,直接控制水下噪声。选用
设备的振动和噪声量级越低,越有利于减振降噪设计和实现安静化目标。
可以通过壳体厚度的选取、肋骨的布置等措施来优化壳体的声学设计,避免壳体共振
和强辐射模态的出现。多个机械系统的布防采取合理布局可以使不同来源的振动和辐射声产
生抵消作用,降低舰艇的辐射噪声[9,10]。而对于鱼雷,其壳体分为若干段连接而成,这就
提供了增大壳体传递损失的客观条件,通过研究不同连接方式及连接件材料对传递损失的影
响,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来达到降低雷体振动辐射噪声[11]。
2.2.2 隔振和隔声控制
机械设备的振动通过弹性安装、基座等支撑结构和管道等非支撑结构传递到壳体上,振
动能量辐射到水介质中产生噪声,因此对结构振动传递试验、分析,采取隔振措施,可有效
地控制辐射噪声。
在设备基座与船体间安装隔振器,以及在耐压壳和轻外壳之间进行隔振和隔声设计,增
设一道隔离振动和噪声的屏障,降低水下噪声。现代舰艇和水下武器系统机械设备采用了单
层隔振、双层隔振和浮筏隔振,尤其是浮筏隔振技术,将多个设备紧凑安装在一个共用基座
上,基座再通过减振器柔性地支撑在船体上[12~14],显著提高了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