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PDF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PDF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人员聘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厦门大学关于贯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 计划”)的意见》、《厦门大学关于在人事管理中落实“2011 计划”的意见》 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章程》,为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 制度和人才工作机制,全面做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本 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待遇、考核管理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三校两中心”鼓励本中心按照“人才特区”建设模式,创造性地 开展人才聘用、考核及管理工作,赋予本中心充分的人事管理自主权。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条 本中心结合协同创新项目建设需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目标,以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自主设置岗位和招聘人 员,着力构建一支各司其职、协同合作、人尽其才、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 第四条 本中心下设六个研究平台,研究平台下设 12—16 个创新研究团队。 18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第五条 本中心设置研究岗位和行政岗位两类。其中 ,研究岗位分为首席专 家、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中心主任从六个平台中选出两位教授担任双主 任委员,每人轮值一年担任召集人。 第三章 人员聘用 第六条 本中心人员的聘任以中心发展需要为前提,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 “流动不调动”和“优进劣退”机制,不设永久职位。聘期内设立专职和兼职两 类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专职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转为兼职人员,兼职人员考 核合格者可以续聘,兼职人员考核优秀(完成合同任务基础上有较大贡献 )者, 经平台主任委员建议、中心主任批准,可转为专职人员,兼职人员考核不合格者 不再续聘。 (一) 首席专家:承担本中心重大任务,或以本中心名义申请国家或省部级 重大项目的专家,可由中心主任聘任为当值项目首席专家。当值首席专家任职资 格一般不超过项目申报时所确定的年限,超时未完成项目者将自动失去项目首席 专家资格。 (二) 每个平台签约创新研究人员十五至三十五人不等。 (三) 其他人员:各平台可视创新研究项目的需要动态自聘若干名平台自聘 研究人员,由承担本中心项目的首席专家优先从四家核心协同单位的专职人员中 聘请,重点吸收有培养潜力的青年学者参加。平台自聘研究人员表现优异者,经 19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平台主任推荐,中心主任批准,可在下一年度正式签约为本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第七条 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人才引进、团队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等师资队伍 建设工作。中心学术委员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在本中心人员聘任、考 核过程中提供学术评价与指导意见。 第八条 本中心人员的聘期一般为四年。因考核和科研教学任务调整等原因, 本中心可以提前终止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