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些氨基酸可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出量,称为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有:Gly、Ser、Thr、Val、Arg、Cys、Pro、Ala、His、Glu、Gln、Asp、Asn、Met。即大部分氨基酸为生糖氨基酸。 其中以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的转变活性最强。 主要存在于肝、肾中,其活性中心含有巯基。 果糖二磷酸酶在Mg2+\Mn2+存在下水解1,6-二磷酸果糖。在哺乳动物肝、肾中此酶活性较强,而肌肉中活性极低。 本反应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的主要来源,而丙酮酸则是糖分解代谢时的中间产物。该反应在于维持草酸乙酸具有充分的浓度用于与乙酰CoA的缩合反应。如果乙酰CoA过盛则它可作为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加速草酰乙酸的生成,保证充分的草酰乙的供应。 该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内而不存在于胞液中。 在GTP参与下,可催化草酰乙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磷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细胞中的定位因人而异。大鼠主要在胞液中,鸡、兔主要在线粒体内。人类胞液和线粒体内此酶的活性近乎相等。亦有人认为此酶在肝细胞与线粒体分布的比值为67:33。所以这一羧化反应在人肝细胞胞液和线粒体内均可进行。有人认为胞液中此酶的活性为线粒体中的2倍,饥饿时此酶的活性增高,有利于糖异生的进行。 如在肝线粒体中生成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可经特异载体移出线粒体进入胞液,再经糖酵解的逆过程异生成糖。 类似草酰乙酸这样的物质很多,如NADH、乙酰CoA等,它们将通过其他物质的帮助才能在线粒体与胞浆间相互转换,后面将会学到。 另外像这样某个途径一部分在胞浆进行,一部分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还原尿素生成的鸟氨酸循环。 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二氧化碳只起个催化作用。这种先羧化后脱羧的过程在生物体内可推动合成代谢。其他还有乙酰CoA合成脂酸的过程亦是如此。 总论: (1)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因此要进行糖异生就必须抑制糖酵解途径,反之亦然。 (2)对糖酵解途径限速酶的变构抑制剂就是糖异生的变构激活剂,反之亦然。 乙酰CoA是调节糖异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变构剂,一方面乙酰CoA增多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使糖酵解作用减慢,另一方面乙酰CoA是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所以乙酰CoA可促进糖的异生作用。还有一个间接因素,即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的柠檬酸由线粒体进入胞浆,抑制磷酸果糖激酶,使糖的氧化被抑制,糖异生作用加强。 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和肌肉的酶结构所致。肝内糖异生活跃,又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G-6-P,释出葡萄糖。肌肉除糖异生活性低外,又没有葡萄糖-6-磷酸酶。肌肉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更不能释出葡萄糖。 乳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2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消耗6个ATP。 糖异生与乳酸循环在一般情况下虽然意义不大,但是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则有重要意义。如在剧烈运动、呼吸衰竭时都会生成大量的乳酸。 乳酸亦是一种能源物质,通过乳酸循环,这对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肝糖原、防止乳酸酸中毒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般称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血糖-肌糖原的循环变化称为乳酸循环。 肌肉收缩或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液,进入肝脏,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肉摄取,这样构成的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餐后或大量摄入糖后,血糖浓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8.8mmol/L,约2小时后可恢复正常。 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趋向或略低于 3.3mmol/L,正常人短期内不进食,血糖浓度经体内调节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糖异生作用的意义 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补充肝糖原 调节酸碱平衡 乳酸 乳酸循环(Cori Cycle) 糖原 葡萄糖 丙酮酸 葡萄糖 血糖 血乳酸 糖原 丙酮酸 乳酸 6-磷酸葡萄糖 乳酸循环 定义: 意义: ① 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② 避免乳酸的浪费(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 ③ 促进肝糖原的不断更新 肌糖原 血乳酸 肝糖原 血糖 乳酸循环 血 糖 血糖的定义: 血糖的参考值: 血糖含量是表示体内糖代谢情况 的一项重要指标。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血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称为血糖. 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同。 空腹:3.89~6.11mmol/L(邻甲苯胺法)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 (3.89~6.11mmol/L) 食物中糖 消化吸收 小肠 肝糖原 肝糖原分解 肝脏 非糖物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