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连泻心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方解】 大黄—苦寒泻热、和胃、开结,又有推陈致新之力。 黄连、黄芩—苦寒清心胃之火热,且厚肠胃。 ;【功效】泄热消痞 【主治】胃热气滞之证 主症: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但不痛。 副症:发热烦躁甚则发狂,大便不爽,溲色深,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临证思路】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金匮要略》;或目赤肿痛,或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或发黄疸。 凡吐血成盘碗者,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最效。(《临证指南》) 恶疮三十年不愈者,大黄黄连各三两为散,洗疮净,粉之,无不效。 本方兼治牙根烂。牙根烂,非胃火也。因肾水不足,大肠膀胱之火横行,而与心火合炽者,须泻心汤加减治之。(《慎斋遗书》) 本太阳伤风证,服桂枝汤不解,目赤痛,小便黄,大便结,心下病,眵多而硬者,予以大黄黄连泻心汤,照伤寒服法,须麻沸汤渍之。(《眼科六经法要》) ;现代应用:治疗各种血症、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口腔溃疡、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急慢性结膜炎、急慢性胃炎、痢疾、结肠炎等,凡具备热实火盛特征者,皆可应用。临床多加黄芩,成三黄泻心汤。 ; 按语:“心下”位居中焦,乃阴阳气机升降之要道,火热邪气阻塞其间,气机不得畅通,而见心下痞,溲短、便干、口干、心烦,皆一派火热之象,故与本方泄热以消痞,乃正治之法也。 ;(二)咳血案(空洞型肺结核) 柯某,男48岁,1962年5月21日入院。有与肺结核患者长期接触史,去春咳嗽,咯少量血。今年3月间,咳吐脓血痰,经X光透视,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诊见面色苍黄,两颧微赤,舌苔粗白微黄,溺白便秘,痰出白腻而带腥臭,发音微嘶。脉弦滑数,右手特大,甚则滑动博指。入院5小时出血约500ml,当即灌服童便及十灰散,继与肃肺保金豁痰止血之剂。; 血止后觉胸中热痛,征忡盗汗,音低而嘶。又进养阴清肺、咸寒降火宁心方5剂,仍大量出血,且较第一次更剧。经急救止血后,尚频频咳痰带血,脉洪数滑动,胸痛心烦,改投苦寒泻火方: 大黄15克,黄芩9克,黄连12克,生桅子12克。连服12剂,血止,咳息,胸痛平,脉转缓滑,于6月11日出院。追访两月余,未见再出血,X光透视,病灶已愈合。 ; 按语:本案多方治疗不效,观其频频咳血,胸痛心烦,脉洪数滑动,显系胃火刑金之侯。胃火不平,则咳不止,与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以泄胃火而止血,方证丝扣,是获良验。 ;(三)出血性紫癜案 患者某、5日来衄血不止,人院前1天大量吐血,全身紫癜,病况严重。检查:精神紧张恐惧,全身紫癜, 鼻衄不止,头痛,眩晕,目赤,尿赤而少,大便黑,脉细数软,血小板6万。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印象:“肌衄”。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去大黄加瓜蒌仁,代赫石、三七。翌晨血止,头痛眩晕消失。四剂后紫癜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伤寒论古今临床》) ;(四)细菌性痢疾案 林某,男,20余岁,1963年夏患细菌性痢疾,经某医院服西药无效,昼夜大便一、二十次,小腹急痛,里急后重兼夹粘液脓血少许,痛苦非常。延余诊治。拟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生白芍、甘草、山楂,黑地榆。服一剂,大便次数大减,排便轻快。守前方更服一剂,基本好转。后因其气虚 ,前方去大黄加党参一剂,而善其后。;(五)胃脘痛案 景某某,女,66岁,1985年10月24日初诊。主因吃花生引起胃脘疼痛,嗳气频作,大便干结,伴全身乏力,咳嗽,舌苔黄,脉沉缓。证属食滞胃脘,郁而化火,治宜清热泻火,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方: 大黄3克,黄连3克,黄芩3克,日一剂,沸水渍5分钟,去渣顿服。 10月30日复诊:自述初诊取药后,感药少量轻,心甚疑之,既服4剂,气降腑通,肠润痛止,始信药证相投。 ;(六)眩晕案 王某,男,41岁。患高血压病多年,久服复方降压片、降压灵等药,血压一直未能控制,近日因生气而血压上升至190/130mmHg。自述:头目晕眩,如坐舟车,而且心烦急躁特甚,有时彻夜不眠,且口渴欲凉饮,舌红苔黄糙老,脉弦滑数而有力。病情加重后曾多方服药未效。索取前方观之,尽为平肝、息风、潜阳之剂。思之良久,断为阳亢火盛动风之证,乃处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煮令服3剂。 服后大便溏泻,但心烦减轻,且解入睡。继服2剂,诸证皆轻,血压降至1150/110mmHg。(刘渡舟医案)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