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能原因 TZD的不良反应——水钠潴留 水肿患者慎用 心衰NYHA分级Ⅰ和Ⅱ级密切监测 有心衰危险的患者密切监测 心功能NYHAⅢ、Ⅳ级心衰禁用2 心衰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慎用3 水钠潴留 水肿和体重增加 加重心衰风险 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能加重水钠潴留! 血管扩张 机制不明 直接血管活性效应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 激活肾小管的醛固酮敏感 性钠运转通道 * Insulin therapy of diabetes胰岛素治疗 * 积极治疗2型糖尿病 “We don’t start insulin early enough, or use it aggressively enough” * 氧化葡萄糖 合成脂肪 合成糖原 合成蛋白质 Insulin Function of insulin * 1923年诺贝尔奖授予胰岛素的发明者 Banting Best Macleod Collip * 首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儿童之一,享年76岁 胰岛素治疗前 胰岛素治疗后 新诊断糖尿病开始启动胰岛素治疗的指证 空腹血糖水平大于13.9mmol/L 随机血糖大于16.5mmol/L HbAlc大于10% 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有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的症状 这些患者可能是1型糖尿病,或是伴胰岛素严重缺乏的T2DM 应及早使用胰岛素,使血糖尽快降到目标血糖 待症状消除后,可加用口服降糖药物,情况较好时可停用胰岛素 * Indications of insulin therapy 适应症 1型糖尿病 2型胰岛功能明显衰竭者 各种急性或慢性糖尿病并发症者 手术、妊娠分娩 新发的明显消瘦与1型难以鉴别的患者 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 合并AMI、脑出血等 各种创伤 、手术前后 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 * * 使用原则 1. 胰岛素使用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 2. 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3. 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进行调整 * 共识推荐的胰岛素起始和优化方案 起始胰岛素:睡前或早晨加长效胰岛素10U或者0.2U/kg 每3天加2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70-130mg/dL或3.89-7.22mmol/L); 如空腹血糖180mg/dL(10mmol/L),可每3天增加4U 如发生低血糖或空腹血糖70mg/dL (3.89mmol/L), 减少睡前胰岛素剂量≥4U, 如总剂量60U,应减少10% 2-3月后,A1C≥7%? Diabetes Care 2006, 29(8):1963-72 继 续 原方案 治 疗: 每3月 测1次 A1C 午餐前血糖高,早餐前加 速效胰岛素* 晚餐前血糖高,早餐前加NPH,或午餐前加 速效胰岛素 睡前血糖高, 晚餐前加速效胰岛素 3个月后,A1C≥7%? 重复测餐前血糖,如血糖仍不达标,需另加一针;如果A1C仍未达标,测餐后2h血糖,以调整餐前速效胰岛素剂量 如空腹血糖达标 (70-130mg/dL或3.89-7.22mmol/L) ,测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加第2针,通常4U起始,每3天加2U直至血糖达标 否 是 否 是 *不推荐在剂量调整期间使用预混胰岛素;通常只有当速效和中效胰岛素比例接近固定比值时,方可在早餐和/或晚餐前使用预混胰岛素。 “Gut-derived factors that increase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In ● cre ● tin Intestine Secretion Insulin Creutzfeldt. Diabetologia. 1985;28:565. 肠促胰素 * 糖尿病药物治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秦贵军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 GLP-1和DPP4抑制剂 降糖药物作用机制 肌肉及脂肪组织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 (–) (+) (–) (+) (–) (+) 碳水化和物的吸收 肝糖产生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摄取 胰岛素分泌 血糖 胃肠道 胰腺 肝脏 双胍类降糖药 外源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 磺脲类降糖药 苯甲酸类衍生物 * ↑诺和龙(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磺脲类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肠道 高血糖 ↑HGP 肝脏 ↓葡萄糖摄取 肌肉 ↓二甲双胍 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 ↑胰岛素增敏剂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 一、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 非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共性 通过胞吐分泌胰岛素 去极化 KATP 通道关闭 通道打开 K+ 磺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