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改革.PPT
* 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济的劫难是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年文革? 苏联体制的弊端——政治、经济的高度集权 改革 改革的条件与时机 改革的思想、方向与范围 人心领导 一、改革的时机——伟大的历史转折 1、文革的结束 2、邓小平复出 3、真理标准的讨论 4、伟大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心厌左 改革开放 无处不在的毛主席语录 许世友将军生前收集的万枚毛泽东像章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范围——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方向——废弃旧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过程——渐进、有限 先农村——后城市 先管理——后所有制 废旧与立新 改革的性质与目的: 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78年开始,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 过程: 1、试点:1978年,安徽、四川——包产到户(组) 2、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废旧: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4、发展: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开拓农村工业化的新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耕作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新华社发 凤阳花鼓(汉族)流传于安徽的一种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封建阶级的压迫和连年的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的舞歌。表演时手拿花鼓小锣,配以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舞。曲调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明朝) (30年前)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79年以后)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 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 行政机构的改变 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产业结构的改变 乡镇企业的创办——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小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 (采取提纲式的方法记忆) 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 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 4、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 5、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扩大与深入 时间:1984年以后 中心:增强企业活力 范畴与深度: 管理体制:政企不分,高度集中——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⑵基本特征: 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⑶积极作用: 在共和国早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 ⑷消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计划经济体制 ⑴建立: 案例分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