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需进行TDM药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需TDM药物的基本条件 药效和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需长时间用药 判断药物疗效指标不明显 已知有效浓度范围和药代动力学的参数 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特异性测定方法 TDM适应症 毒:安全范围窄且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饱:在治疗剂量下,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难:药物中毒反应与所治疗疾病症状相似 久:长期服药又发生毒性反应的药物 联:联合用药时发生相互作用 变:药动学参数改变 肾、肝、心和胃肠道等脏器疾患 生物利用度差异大,同剂量时血浓差异大 找:常用剂量下无效需查找原因时 个别情况下确定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 提供医学法律依据 需进行TDM的药物 分 类 药 品 强心甙 地高辛、洋地黄毒甙 抗癫痫药 苯妥因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 丙戊酸钠、乙琥胺 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β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平喘药 氨茶碱 抗抑郁药 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 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A、FK506 抗生素 氨基甙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等 抗恶性肿瘤药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某些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和中毒范围(ug/ml) 药物 治疗浓度范围 可能中毒范围 峰浓度 谷浓度 峰浓度 谷浓度 茶碱 10-20 20-35 5-10(新生儿) 苯巴比妥 15-30 40 扑米酮 5-15 15 卡马西平 8-12(单用) 12 4-8(联合用药) 苯妥英钠 10-20 20 6-14(新生儿,3月婴儿) 丙戊酸 50-100 100 乙琥胺 40-100 100 五、TDM的实施方法 明确诊断 选择药物及给药途径 确定给药方案 给药 观察临床疗效 不好 测定血药浓度 维持原方案治疗 处理数据,求出药动 学参数,重新 好 四、TDM的实施方法 (一)TDM流程 申请 取样 数据 处理 测定 结果的 解释 TDM申请必须填写的信息 首先应当重视病人资料的收集 1.年龄 2.体重、身高 3.合并用药 4.剂量、服药时间、 5.采血时间 5.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能、 血浆蛋白含量等 6.病人的依从性 7.其他疾病的影响 样本及其优缺点 检测样品 优点 缺点 地位 血浆 血清 与作用部位浓度相关 可定时采样;准确 病人不易接受 最常用 唾液 唾液药浓与游离血药浓度 相关;无创采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易接受 浓度较低,有干扰因素 有前景 尿液 尿浓高,受试者易于配合 尿浓与血浓相关性不理想,受肾功能影响;不准确,易污染 常用 采样时间 单剂量给药时,根据药物的动力学特点,选择药物在平稳状态时取血。 多剂量给药时,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采血,以考察与目标浓度(安全有效范围)的符合程度。多在下一次给药前采取血样,所测浓度接近谷浓度,称偏谷浓度。 怀疑中毒或急救时,随时采血。 明确测定物质 1.原形药物浓度 2.游离药物浓度 3.活性代谢物 4.对映体的监测 (二)TDM的分析方法简介 光谱法 色谱法 免疫法 1.光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优点: a:设备简单 b:费用低廉 缺点: a:操作繁琐 b:灵敏度低 c:专一性差 2.色谱法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液质联用(LC-MS)——确定分子结构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手性药物 优点: a: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均佳 b:可对多种药物同时检测 缺点: a:技术要求高 b:预处理繁琐 c:通量不够 3.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RIA)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受体结合法(RBA)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优点: 1.无环境污染和辐射伤害 2.自动化程度高,样品需求量少 3.重现性好,检测速度快 缺点: 1.试剂盒价格昂贵,有效期短,检测样品少,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更适用于批量检测。 2.不能同时对多种药物检测 血药浓度测定仪器 仪器:美国雅培公司IMX全自动快速免疫分析系统和TDX分析仪。 (三)结果解释 1.明确测定目的,掌握患者资料 2.将实测值与预测作比较 3.求算病人药动学参数,并与群体比较 4.综合判断,是否修改原给药方案 * 临 床 药 理 学 葛卫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E-mail:6221230@ 第3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 主要内容 一、治疗药物监测概念、意义 二、TDM的药理学基础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四、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