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麻醉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并发症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呼吸道梗阻 呕吐与误吸 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下颌肌肉松弛致舌后坠 鼾声 麻药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 呼吸困难、喉及胸部干湿啰音 麻药刺激诱发喉痉挛: 吸气困难、喉部高调鸡鸣音 呼吸抑制 麻醉过浅过深都会使呼吸节律及深度变化 呼吸衰弱,甚至呼吸停止 肺炎及肺不张 误吸、痰稠致呼吸道阻塞 发热、胸痛、胸部干湿啰音 血压下降 失血失液,麻醉及内脏牵拉反射对心血管活动的抑制 收缩压低于80mmHg或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 心律失常 手术刺激、缺氧、体温过低 心动过速或过缓 体温失调 全麻药致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高热与惊厥,小儿多见 苏醒延迟或不醒 与麻醉药种类、麻醉深浅程度、有无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偶有无意识撕抓伤口等意外 * 据《三国志·华佗列传》载,华佗曾发明“麻沸散”,以此麻醉病人进行腹腔手术。公元652年和1596年,孙思邈和李时珍分别在《备急千金药方》和《本草纲目》中介绍过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理想麻醉要求 安全 无痛 精神安定 适当肌松 麻醉分类 D.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E.区域神经阻滞麻醉 B A G F 第一节 麻醉方法 一、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 密闭通路 开放滴药式 密闭式气管 常用药:液体(乙醚, 异氟烷,恩氟烷, 氟烷 ) 气体(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VS静脉麻醉 二、椎管内麻醉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简称腰麻 ,半身麻醉 卧位:侧卧低头弓腰抱 膝(扩大椎体间隙)。 穿刺点:经腰L3~L4或L4~L5间隙给药 适用:手术时间在2~3小时内的下腹部,盆腔,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简称硬膜外麻醉 作用于注射点周围神经根 常用于横膈以下的各种腹部手,腰部手术和下肢手术,尤其适用于上腹部手术 优点:(1)麻醉平面不受限 (2)可控性强 脊髓 软脊膜 脑脊液 蛛网膜 硬脊膜 黄韧带 脊间韧带 脊上韧带坚韧 硬膜外腔 珠网膜下腔 最坚韧,有突破感 坚韧,有突破感 三、局部麻醉 适用于,表浅,局限的手术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全麻 局麻 定义: 麻醉剂作用于CNS, 使之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 优点: ①具变通性; ②无论时间长短皆适用; ③易于控制。 缺点:①抑制呼吸循环S; ②具爆炸危险性。 定义: 麻醉剂作用于周围NS,使相应区域的痛觉消失,运动出现障碍,但病人意识清醒。 优点:①易于控制呼吸道; ②较少产生呼吸系统方面合并症; ③对循环S抑制较小。 缺点: ①无法解除焦虑; ②缺乏变通性; ③时效短。 第二节 麻醉前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麻醉方法选择 常用《国际通用ASA分类法》 国际通用ASA分类法 第一类(I) 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 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第二类(Ⅱ)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 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仍无大碍。 第三类(Ⅲ)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损, 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很谨慎。 第四类(Ⅳ)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 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有危险。 第五类(V) 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如系急症手术,则在评定的级别后加E(emergency),以资区别。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焦虑 2.知识缺乏 3.潜在并发症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营养 2.改善呼吸功能 麻醉前2周戒烟,进行深呼吸锻炼,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雾化吸入并体位排痰。 3.胃肠道准备 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6小时 目的: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术后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小儿术前禁食(奶)4~8小时,禁饮2~3小时。 【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担忧,困惑,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解释,说服和安慰。 (三)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2.原有病情 3.其他 (月经、牙齿松动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