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室性期前收缩及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源自左室或左束支处的期前收缩,QRS波群与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相仿。
源自右室或右束支的期前收缩,其心室波形与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相似。
期前收缩发生在心室间隔,距束支分叉越近,QRS波群畸形程度越轻。
由低位心室部位发出的期前收缩距束支分叉愈远,QRS波群畸形便愈明显。;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左室; 插入型:在两个窦性节律间插入一次异位的室性搏动,其后无代偿期;若窦性节律较快,插入的室性期前收缩之后的P-R间期可延长。
多源性:在同一导联中至少有3种以上形态不一, 配对时间不等的室性期前收缩。
多形性:在同一导联中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形态不一致,但配对时间相等。 ; 室性融合波: 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和室性之间。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较晚,窦房结激动已经开始,已产生P波,并且出现在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之前,于是心室一方面接受窦房结的下传激动,一方面又受室性期前收缩的兴奋。 ;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插入型(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并行心律;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Lown室性期前收缩分级;病理性期前收缩(器质性期前收缩);联律性、频发、呈并行心律的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后的窦性心搏T波发生改变
运动后期前收缩次数增多或运动试验阳性
起源于左心室的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显著增宽(﹥0.14~0.16s)
多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或有代谢紊乱及药物中毒等病理状态。; 第1、2、3、4条对诊断病理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较大,后6条单独存在时应注意除外良性期前收缩;若符合点越多,诊断病理性期前收缩的可靠性就越高。;良性期前收缩(功能性期前收缩、单纯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呈单源性,联律间期固定
无R-on-T现象
无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无QT间期延长及ST段、T波改变
无传导阻滞等其他心电图异常。;功能性和器质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室性期前收缩处理原则;1.无明显疾病
2.发现心肌病
EF大于0.4,运动实验阴性,无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 治疗原发病,可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EF小于0.4,运动实验阳性或有复杂性期前收缩:治疗原发病、控制心衰、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应用24h Holter监测;若复杂性期前收缩消失,则继续治疗并仔细随访;若复杂性期前收缩仍然存在,则须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3. 发现心肌炎:
心脏正常:
无症状:休息、营养心肌药物、中药
有症状:除上述处理外,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增大:休息、营养心肌药物、激素、IVIG、抗心律失常药物
4.发现二尖瓣脱垂:
A. 无症状
B. 有症状: 如胸痛、心悸、眩晕或猝死的危险因素,则
应避免竞争性活动并用?受体阻断剂;5.发现Q-T间期延长综合征
给予心得安,仍有症状则行左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或植入起搏器
仅有Q-T间期延长而无症状,可密切随访,暂不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第二种情况:暂不给药,密切随访
无器质性心脏病,无血流动力学改变
健康新生儿和早产儿生后数日内出现。
虽属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如为单源性且小于6-10次/分,又无明显症状时。;第三种情况:需要药物治疗
虽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或呈复杂性,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具有难以接受的自觉症状或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有发展成严重心律失常倾向时。
有预后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
先心病术后室性期前收缩
急性心肌炎伴有多种类型室性期前收缩;持续性室速复律后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
二尖瓣脱垂
洋地黄所致频发及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6次/min、多形性、呈并行心律、成对、连续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第四种情况:需要紧急治疗
急性心肌缺血或严重心衰
心肺复苏后或持续室速频繁发作期
并发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
多源性、连发呈短阵室速或为R -on-T型
并发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并发于其他紧急情况,如严重呼衰伴低氧血症、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等。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一、普鲁帕酮(心律平);注意事项
对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若QRS波增宽超过原时限的30%以上或出现窦性静止,II~III度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应停药观察。
个体差异大,治疗中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剂量
若同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二者均应减量;二、利多卡因;三、美西律(慢心律,脉律定)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20%~30%) :最常见为消化道反应,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如嗜睡、头痛、震颤(最先出现手震颤)、共济失调、复视、精神失常等,停药后症状消失。
一般不做首选。
中毒血药浓度与治疗血药浓度相近,剂量不宜过大。;四、莫雷西嗪;五、心得安;六、胺碘酮(安律酮、乙胺碘呋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