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85新潮时期和西方波普运动艺术作品比较研究
中国85新潮时期和西方波普运动艺术作品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列举中国85新潮与西方波普运动时期典型艺术作品,分别从各个作品的表现手法、主题、作者、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两个时期中西美术都采用了拼合、复制、大众化等表现手法,却表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85新潮;波普;中西;美术;比较
中国85新潮和西方波普运动作为中西美术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转折点,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两个时期的很多作品都采用了拼合、复制、大众化等的表现手法,但是在表现主题上却不尽相同,与当时东西方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显现了东西方美术各自的特点。
一 85新潮、波普运动及其代表作品
85新潮,又称为“新潮美术”、“八五美术”,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场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代表作品有王向明、金莉莉的《渴望和平》,张群、孟禄丁的《在新时代——亚当与夏娃的启示》、杨国辛的《参考消息》。波普运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的一场风格前卫又面向大众的艺术运动,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开山之作是汉密尔顿的《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之后有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毛泽东》等等。
二 《渴望和平》与《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作品比较
《渴望和平》画面内容为中国青年在橄榄叶旁沉思,墙上的画面包含了毕加索、戈雅等艺术大师反对战争的众多作品。《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是最典型的波普拼贴画。在比普通杂志略小一点的画面上,作者营造了一个现代公寓,肌肉男右手拿着一根放大了的pop棒棒糖;裸女侧身而坐。房间内堆积了大量的现代文化产品。这两幅作品都采用了拼合的表现手法,将很多内容融合在一个画面空间之内。但是表现内容、技巧、主题却大相径庭。前者是1985年在校生王向明、金莉莉借鉴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表现技巧,以超现实的思维和象征性的语言将各大师反战题材的内容过并置、穿插、分割、拼合等手法以达到渴望世界和平的象征目的。在当时这种对西方现代派的拼合、分割手法以及对西方艺术元素的挪用隐约暴露出一种艺术创作的新思路。而后者是1956年汉密尔顿对生活进行敏锐观察后采用拼贴的手法将当时中产阶级生活中所有能触及到的产品和大众化形象集中于室内,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借鉴和讽刺商业传播。
三 《参考消息之三》和《毛泽东》作品比较
沃霍尔的《毛泽东》彩色丝网印刷作品组合创作于1972年。画面中毛泽东肖像色彩明亮,色块对比强烈,复杂的色彩通过高度的概括、取舍、归纳而变得简练,形象不断重复加深了观众的视觉印象。同他以往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和猫王的肖像画一样,都采用丝网版画的手法复制名人肖像。除了对社会上知名的人物肖像的复制,他还复制可口可乐瓶子、百元美钞等。他的作品是美国消费社会、大众化和传播媒介的产物。《参考消息之三》中杨国辛把登载国内外大事的“参考消息”和毛泽东年轻时期的肖像组合在一起。借鉴波普的方式,通过仿照沃霍尔的复数法进行创作,在表现技巧上也彻底超越了传统油画。两者都是用了丝网印刷的表现手法表现毛泽东像这一内容,但是在主题上仍然有所区别。沃霍尔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媒体上引发强烈反响之后,从共产主义者宣传和美国媒体以及在东方和西方电影明星对于毛泽东狂热的追随得到启示,创作了系列有关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肖像作品。通过其画作把毛泽东变成了世界的流行偶像。而作为美国风格的波普实践者,杨国辛非常关注周围所发生的事件和身边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虽然形创作形式是借鉴西方,但是思维和表达方式却是中国孔孟式。他在这幅作品中使用中国现代各类政治性、新闻性和实物等大众图像媒介,加之精良的丝网版印制技巧和谐调的画面处理都是为了增强作品严肃的文化气氛。
四 85新潮、波普运动艺术作品创作背景比较
波普运动于1954年起源于英国。1952年末伦敦当代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试图运用大众文化来抵制反美学精神,针对当时欧美不可一世的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代表新达达、新写实主义等流派艺术家,创造了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艺术。他们认为艺术应走向普通大众,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85新潮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期,艺术家都受到和平、民主的温暖。自1979年“星星”美术后,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年轻艺术家不满于美术界的左倾路线、苏联现实主义美术窠臼和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试图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现代哲学和先锋派艺术,将中国思想和文艺提升到现代派世界水平,从而引发全国艺术新潮。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模仿西方的绘画、行为和装置艺术的作品。85新潮是中国美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