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治疗痹证方剂组方规律-新中医.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治疗痹证方剂组方规律-新中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治疗痹证方剂组方规律-新中医

新中医 2016 年11 月第48 卷第11 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November 2016 Vol.48 No.11 ·205 · ◆文献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治疗痹证方剂组方规律 王爱华,李向军,金芳梅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关键词]痹证;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方剂;组方规律 [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6-7415(2016)11-0205-04 DOI:10.13457/j.cnki.jncm.2016.11.089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 1.3 分析软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中国中 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 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关于 1.4 处方录入与核对 将所筛选的85首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 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 《内经》, 《素问·痹论》 曰: “风寒湿 助系统进行分析。为确保录入的可靠性,完成录入再交由专人 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 进行校对,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后,历代医家又根据疾病的不同 1.5 数据分析 通过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 “数据分析” 症状特点,赋予了不同的病名,如历节、鹤膝风等。 中 “方剂分析”的功能,对各组方间的规律进行分析。具体步 [ [ 《名医类案》 1] 骤如下4~5] 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医案类专书,由明代医 :①提取数据:在中医疾病中输入 “痹证”,提取治 家江瓘及其子江应宿编集,收录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临床验案 疗痹证的全部方剂。②频次统计:将所有方剂中单味药物的频 2] 2 [ 次按照从大到小的序列排序,并导出到Excel中。③组方规 400余首。 《续名医类案》 为清代魏之琇所编著,是对 《名 [ 医类案》 的补充。纵观各代医家对痹证的认识3] 律:将 “支持度个数” (表示在所有药物中同时出现的次数)设 ,我们发现, 《黄帝内经》 主要着重于对寒痹的论治,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 为13(支持度为15%),“置信度”设为0.65,按照药物组合 病论》 主要论述的是湿邪和寒邪,金元时期则多注重运用风药 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进行 “规则分析”,分析 治疗,明清时期多注重对湿热的治疗,至此才对该病专科理论 所得组合的规则。④新方分析:首先进行聚类分析(核心算法 有了系统和完整的认知。作者以 《名医类案》 和 《续名医类 包括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在聚类分析前,选 案》 为本,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清代以前各名医医家在 择合适的相关度(本文为8)和惩罚度(本文为2),然后点击“提 治疗痹证中的用药规律,为后世的临床运用提供指导。 取组合”按钮,发现新组方(核心算法是无监督的熵层次聚 1 资料与方法 类),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 1.1 处方来源 《名医类案》 和 《续名医类案》 中记载的所 2 结果 有关于痹证医案的组方。 2.1 用药频次 85首方剂中包含180味药物,对其进行“频 1.2 处方筛选 笔者通过筛选 《名医类案》 和 《续名医类案》 次统计”,可得治疗痹证药物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