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动好方式家访打开孩子心灵一把钥匙
互动好方式家访打开孩子心灵一把钥匙
上门家访坚持了近20年
曾经让无数成年人难以忘记的家访,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容,而逐渐被现代城市的年轻老师所摒弃。但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张绍清老师,却近20年来一直固守着这个教师职业特有的沟通形式。
■十次电话抵不上一次上门家访
“家访对孩子教育的效果非常深刻。”张绍清老师说,“十次电话家访抵不上一次上门家访。”张绍清老师解释,上门家访是老师、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语言上的外,还可以利用肢体动作、眼神等传递情感。
上门家访尽管效果良好,但却需要老师付出更大的代价。在20多年的教师职业生涯里,张绍清为去学生家多次迷路。站在寒风凛冽的马路上,张绍清老师颇多感慨。但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健康而优秀地生活着,张老师又觉得无限欣慰。
■家访过程充满悬念和紧张气氛
在所有家访的学生中,男生邹月(化名)最让张老师难忘。张老师与他的家访故事,不仅进展跌宕起伏,而且还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气氛。
有一年暑假,张老师接了一个新班。在第一次检查学生的暑假作业时,一个靠墙坐、胳膊用白纱布挎在脖子上的男生,在所有学生中显得格外醒目,不由得张老师不关注他。“你的伤是怎么弄的?”张老师走到他的跟前俯下身问。“玩球时碰伤的。”男生冷淡地回答。
为更详细地了解邹月的情况,张老师上午查完作业,下午就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开始第一次对邹月的家访。看着光临寒舍的张老师,姑姑讲述了邹月悲惨的身世。
邹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失去母爱的小邹月从此跟着患病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过度缺乏家庭管教和爱护的邹月,在社会不良青年的引诱下,很早就染上了抽烟的恶习,而且还经常跟人打架,违反学校纪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初一那年,他还因为与同学打架受到学校处分。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
“这样的孩子,需要温暖和爱心。”张老师说,“老师
有责任有义务把他教育好,帮助他顺利地沿着正路走。”
回来后,张老师找到邹月,认真地对他讲了很多与他生活经历类似的学生,同样都迈进了大学校园。“你也能行。”张老师拍着邹月的肩膀肯定地说,“但你要克服困难,增强自信。”随后,张老师又给邹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多次家访,看着邹月快乐而又遵守学校规定的生活,张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
邹月告诉记者:“老师就是自己的妈妈!”张老师说:“不管怎样,我要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张老师还告诉记者,上门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专家建议
新任班主任最好上门家访一次
“老师家访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原始的上门家访外,还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写信等方式家访,但上门家访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宋立慧副教授说。
宋立慧副教授说,上门家访确实会给老师增加许多负担,因此家访只宜提倡不宜硬性规定,但是建议新任班主任最好能上门家访一次,这样非常有利于班主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家庭背景施展不同的教育方式。学生与老师深厚的感情有时往往是因为一次成功的上门家访建立起来的。
专家观点
上门家访是
家长与老师互动最好的方式
上门家访是学生、家长与老师互动最好的一种方式。老师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也能详尽地了解学生在校状况。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宋立慧说:“作为学生家长,特别希望老师能上门家访。老师能上门家访,说明老师对教育很负责任,对学生很关注。”
教育专家:沟通方式有多种,家访访出家庭隐私
我是一名4年级孩子的父亲,1年前离婚了,孩子和我生活。
孩子和我都不希望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庭的变故。但这个周末,孩子的班主任突然来家访,碰巧遇到孩子的母亲回来看他。班主任说,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和他母亲听了都很尴尬,只好装作和谐的样子来掩饰家里的真实状况。我觉得作为家长、孩子、老师三方交流的一种形式,家访是不是还应该考虑到家庭隐私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多留一些个人空间?
一位父亲
根据这位父亲在来电中反映的问题,笔者走访了一些家庭和学校了解到,在越来越注重个人空间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家访似乎正遭受着现代家长和学生的冷遇。
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二的小刚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然而当班主任说要对全班同学一一进行家访时,小刚却表现出了不情愿,一直推说家里没人,班主任感到很奇怪,于是特地提前到他家进行家访。
令老师吃惊的是,小刚的家庭条件十分艰苦,父母都已下岗,靠打临工补贴家用,家里还有一个身体不好的爷爷。面对班主任的家访,一向活泼开朗的小刚,表现得尴尬而冷淡。
出于好意,班主任开学后特地向学校反映了小刚的家庭情况,给小刚按照贫困生标准进行了学费减免。没想到,得知此情况后,小刚偷偷找到班主任,要求恢复自己和其他同学同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