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反思撰写要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和反思撰写要求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 ?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如下(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词中景物壮写,让学生体会其阔大的意境。 2.体会苏轼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乐观的情怀。 3.以此诗为例,掌握怀古诗的一般鉴赏思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感受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 难点:体会苏轼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投影: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问:林语堂评价的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个酒仙,一个月夜的徘徊者。 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一个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大书法家,酿酒师,美食家,水利工程师; 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一个瑜伽术的修炼者,一个佛教徒; 一个士大夫,一位政治家,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生:苏轼。 师:对,就是被赞为“文唐宋八大家,词苏辛,诗苏黄,书、画宋四家的才华横溢的苏东坡。 2.教师情境导入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古代的文人雅士一向喜好投身自然,感怀历史,并借之抒发情怀。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曾夜游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赤壁赋》。而当他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矶,又感慨万千,并高唱大江东去,书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词,来共同来感受赤壁磅礴壮阔的气势,感悟东坡居士的旷世情感。 二、朗读 1.教师配音朗读。 (教师要展示朗诵功底。不要用录音,也不要交给学生,这是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也是让学生震撼和信服的契机,同时也能给这节课带来巨大的气场) (因是范读,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情感、节奏、声调。要读书苏轼的失意,郁结、豪放、洒脱等) 2.学生齐读全诗。 从老师的朗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感悟去初读诗歌。 3.明确几个词语的读音。 瑾 jǐn 樯 qiáng 纶guān 华huā发 酹lèi 三、解题 1.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是题目?属哪类诗歌? 生:题目是“赤壁怀古”;属于怀古诗。 2.问:怀古诗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怀古诗词赏析要领之一:理清怀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生:写自己对古人的追念 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归纳,教师板书: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 四、赏析 (一)写眼前之景 1.词中哪一句明确了写景的特点? 生:“江山如画”。 2.哪几句写具体的景?哪些词语突出了画面感?为什么这几个词语能够突出画面感? (多听取一些学生的分析,然后综合) 生:主要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生:“穿”,夸张,写其形,写出了石的险峻高耸;“拍”,比拟,形声齐备,动作感强,有气势;“卷”,比喻,写其形,突出其狂澜奔腾;“惊”,夸张,摩其声,表现其汹涌。 生:“穿”和“拍”是一组动词,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度感,极富冲击力。 教师总结:“穿”字写出了崖石参差交错直插云霄之势;“拍”、“卷”字写出了波涛汹涌,如怒如惊马,有雷霆万钧之力。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寥寥数笔就生动准确地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写出了“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景象。但也有人和苏轼的意见不一样,著名词人黄庭坚就和苏轼叫上了板。 3. 咬文嚼字:教师出示苏轼、黄庭坚两个版本的用词不一,引导学生争论辨析用词的高低优劣。 (教师引导学生古代诗词赏析要领之二:咬文嚼字。) 苏轼版:惊涛拍岸 黄庭坚版:惊涛裂岸 (从实际教学看,学生有争议,教师放开让学生探讨) 生:“拍”,活泼,用拟人修辞,有声势,声音感强烈,等。 生:“裂”,险峻,峭拔,声势更强烈,等。 …… 4.教师总结 “拍”,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度感,极富冲击力。“裂”,则强调了这种力量所带来的效果:惊涛怒卷江岸,使土石裂碎了,这些明显带有夸张想象的成分。好坏就看读者个人的喜好,两人用词尽管不一,但都写出了赤壁乱石、惊涛、浪花的壮阔意境,写出了赤壁气势宏大、险奇壮阔的特点。 问:这也是一种美。哪一种美? 生:壮美。 板书:写景----壮美 5.诗词开头写景,描绘了这一幅壮阔的景物画面,有什么作用? 生:为下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二)思历史人事 1.哪一句衔接了“写眼前之景”与“思历史人事”? 生:“一时多少豪杰” 2.三国时有哪些著名豪杰?你能想到哪些? 生:曹操,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吕布,…… 3.苏轼想到了谁? 生:三国周郎----周瑜 4.苏轼想到了周瑜的哪些事? 三国周郎----小乔出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